小学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写法怎么样?(11)


6)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m3、dm3、cm3、L、ml),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含义 。
7)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8)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
9)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
10)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
五、教学重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及单位1在分数中的重要作用 。。
2)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基本方法 。
3)知道分数与除法、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
4)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
5)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成功的体验 。
6)能结合具体情景,运用所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其应用价值 。
7)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法则),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 。能运用加减法运算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
8)掌握等式和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法 。比较熟练地解含有一个未知数和两个相同未知数的方程 。
9)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读懂折线统计图,能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
六、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
1、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课前的预习、听课、作业等数学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每项要求必须落实,形成一定的规范和习惯 。
2、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推动新知的学习 。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弄清知识间的脉络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有效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约分、通分、折线统计图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准备,利用原有知识帮助学生主动掌握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