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实习岗位自我评价怎么写?( 三 )


参加工作,什么事情都得从小事踏实的做起 。本来以为在银行实习肯定是坐在空调的办公室,但现实与预期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做的工作从营销社区开始,每一天顶着酷暑,在给客户介绍我们浦发的一点一滴 。记得有一位哲人这样说过:做好每一件事,积累每一分品格,当我们习惯把身边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完美,我们就已经成就了我们的职业素养 。在学校里也许犯了错还能够改正,上了社会,犯了错误后果要自我承担 。
感受三:持续营销是需要活力的 。营销是一项周期长,需要活力的工作 。我所在的支行是新成立的,很多业务需要我们去拓展 。这就需要我们先锁定几个固定的客户群进行营销 。怎样才能让客户去认识浦发,了解浦发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之后就是让客户能到浦发去办理各种业务和感受我们浦发的金融服务 。开始的几天感觉我们很不受社区人的欢迎,那也是我们最难熬的几天 。慢慢地,我们发现客户会主动找我们了解浦发 。我们找到了营销的一个技巧,那就是持续的营销 。于是我们就分成两组,一个小组长期营销海军工程的老干部社区,而我们这组长期营销同济医学院的教职工社区 。
可是每一个客户的成交都不是一蹴而就,都需要反复的了解和沟通,久而久之,很容易产生疲倦和懈怠,如果产生这种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客户,使公司的形象和经济效益遭受损失 。这就需要我们充满活力,如果没有活力,工作就会变得如同嚼蜡,索然无味 。持续营销要时刻坚持饱满的热情,把每一次和客户的讲解和沟通,当作一次尊重的个人表演,全身心的投入,慢慢的给别人一种信任感 。才能从客户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以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业务 。
实习思考:银行理财产品的缺陷银行内部结构的设计应当合理化
高端客户和高端业务的争夺成了银行业的焦点
思考一: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的思考?实习的两个月中,对于银行推出的一期又一期的理财产品,宣传海报的高收益率高达百分之十几的数字吸引客户的眼球 。在浦发实习期间,我接触最多的就是理财产品 。我认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与理财产品有关的信息是完全不透明的,客户根本就不可能明白该产品的年收益率到底是多少 。
记得有一次在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时,客户和我说过这样一段话:理财产品有风险,不能把最高收益当作存款利息,可是大多数投资对理财产品似懂非懂的情景下,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并没有获得这样的信息 。
在浦发实习期间,我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自我的心里也没有底,0—17%或0—20%的浮动收益,到底能给客户多少的收益,仅有银行自我明白 。如果给的是零收益,那银行在客户的心里又会是怎样样,说实话,我自我有很多的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