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雾凇导游词怎么写?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欢迎 。今天我将荣幸的作为导游带领各位去参观吉林雾凇 。
四大自然奇观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钱塘潮涌、泰山日出和黄山云雾并称中国四大气象景观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 。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黛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雾凇”的奇观 。
种类、形成条件
雾凇通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 。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松散,呈较大的片状 。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 。它必须在有水汽、气温零下25摄氏度以下、风力不超过3级的天气里才能形成,而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恰恰是雾凇的温床 。
形成原理
从吉林市区溯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丰满水电站,大坝上游是平均水深70米的松花湖,数九隆冬松花江湖流出的江水仍有4℃,江水载着巨大的热能,形成了松花江几十里不冻的奇境 。从水面源源不断地蒸发出水气,整个江面雾气腾腾,久不消散 。沿江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作用下江面上蒸腾的武器遇冷凝成了雾凇 。
11月中旬开始
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吉林市就进入冬季,雾凇便开始登场亮相,尤其是每当降雪量大、天气寒冷的年份,雾凇出现的次数也就越多 。
名字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记载雾凇最早的国家,千百年来我我国古代人很早就对雾凇有了许多称呼和赞美 。春秋上就有关于“树稼”的记载,也有的叫“树介”,就是现在所称的“雾凇” 。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chén)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 。这是1500多年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 。而最玄妙的当属梦送这一称呼 。宋末黄震在<黄氏日钞>中说,当时民间称雾凇为梦送,意思是说她是夜间人们在睡梦中天公送来的 。
清洁功能
人们在欣赏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有净化空气的内在功能 。空气中存有大量微尘,危害人的健康 。雾凇能吸附这些微尘净化空气,因此,吉林雾凇不仅在外观上洁白无瑕,给人以纯洁高雅的风貌,而且还是天然大面积的“空气清洁器” 。
三个阶段
观赏雾凇,主要分为三个时段,即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
夜看雾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 。大约在夜里十点多,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飘流 。雾凇是低温时过冷雾滴冻结或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在地面物体上的冰晶物,多附着在树枝、电线或景物的突出部位,也叫树挂或冰花 。它呈白色或乳白色,由无数重重叠叠的小冰球或小冰晶组成 。可分为针状晶凇或粒凇 。针状晶凇由水汽在物体表面凝华而形成,多出现在有微风且寒冷的天气,为枝状白色晶体 。密度小,结构松散,稍有震动便会脱落;粒凇由过冷雾滴附着在物体上迅速冻结而形成,颜色乳白,外表粗糙,内部粒状结构清晰可辨,大多朝着迎风方向增长 。在浓雾、微寒、有风的天气状况下,经常会形成雾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