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导游词怎么写?

中国洛阳关林北依随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依伊水清流,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 。也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 。
关林因厚葬关羽首极而名闻天下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成占地180余亩,四进院落、150余间殿宇庙会,千余株翠柏的关庙 。兀立于广场上的“千秋鉴”为旧时“灯影钟鼓话兴亡”之所在;分立于大门两侧的明代石狮、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极富封建意味的大门镶嵌着81颗金色门钉,体现了关林的崇高地位和关羽的身后荣耀;立于仪门左右重3000余斤的铁狮,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虽历经400余载风风雨依然肃穆含威;仪门“威扬六合”匾为慈禧太后传笔,端庄厚重,弥足贵;连仪门和拜殿的石狮通道为海内外关庙所独有,通柱顶雕石狮104尊,百狮百变,圆润生动,毫无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期中原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
关林位于洛阳老城南7公里关林镇 。相传这里是埋葬三国蜀将关羽首级的方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始建庙植柏,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今之规模 。关林占地百亩、殿宇廊庑150余间 。现存碑刻70余方,石坊4座,大小石狮、铁狮110多尊,古柏800余棵,塑像10余躯,墓冢1座 。隆冢丰碑,殿字堂皇,古柏苍郁,幽雅伟丽 。
关林的布局,表现了典型的中国古建筑特点,其主要建筑均分布在中轴线上,依次为舞楼、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后为关冢 。整个园内建筑盖显高耸,雕梁画栋,飞檐流丹,气势峥嵘 。丰碑高冢,香烟缭绕,古柏千章 。殿堂中设有一尊身着龙袍,头戴十二冕旒王冠的关羽坐像,身旁还有捧大印的儿子关平和持刀的周仓立像 。后边有张飞殿和五虎殿等 。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听到许多有关关羽神奇的传说,还可以感受关公独具魅力的传统美德,幸运的话,还可以一睹一年一度的“东方文化寻根游暨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的盛况 。
关羽是我国唯一为儒、释、道三教并尊的历史人物,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又名关云长(公元160─219年) 。传说孙权杀害关羽之后,将其首级献给了曹操,曹操便将其首级葬于关林 。关羽一生,以忠义和勇猛见称 。从古到今,人们把他视为盖世英雄,作为神灵顶礼膜拜 。千百年来,关林一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
关林是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舞楼、大门、仪门、石栏板甬道、月台、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碑亭、墓冢等 。两侧对称耸立着钟楼、鼓楼、华表、焚香炉、配殿及长廊等 。
主要建筑包括门外的高台建筑舞楼,三门道硬山式顶的大门、仪门,卷棚式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碑亭、石牌坊、钟楼鼓等;在仪门和大殿之间,修有石栏板甬道,栏板之间的望柱头皆雕作狮子头,计一百零四个,姿态各异,形象生动;三殿之后建石坊,正额题“汉寿亭侯墓”五字;长廊建置于庙院东西两侧,里边陈列洛阳历代出土的石刻、墓志精品,是研究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