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导游词怎么写?( 四 )


文昌塔,耸立在岭下村西面路口,塔基六角,塔身用青砖砌造,塔高六层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是四层,到同治年间,加为六层,是宝安县现存最高古塔 。每层塔门均有石匾或对联,塔为叠涩出檐,无平座,塔基和第一层下半段,用青麻石砌筑,檐用五层菱角牙子,七层平砖叠涩砌出 。第一层正面用方形门,第二、三层正门用券门,四、五层正面用窗,六层正面用圆窗 。每层之第二、六面用长条形小窗透光 。六注攒尖顶 。塔刹已被雷击毁 。塔内每层原有楼板、木梯,引攀至顶 。塔高约二十公尺 。
塔门的联匾分别是:第一层为:“凤阁朝阳”、第二层为“开文运”,左右联为:“近丹山从凤翥,天开黄道任龙翔”,三层为“经纬楼”,左右联:“风云蟠五岭,金壁联三台”;四层为“独占”;五层为“直上”;六层为“绮汉”,均为楷书阳文 。字体极为刚劲有力 。
塔边一股溪流,绕塔住下迳流,汇入珠江 。溪边绿榕摇映,风景十分幽雅 。现为政府宣布为保护古文物之塔 。谅不久将修建成更秀丽更壮观之旅游点 。
山中古庙胜景区
凤岩古庙
宋末元初(大德年间),文天祥从孙文应麟,避乱来邑,时值岁荒,建望烟楼于大茅山颠,眺无炊烟之村,赍帛送粮以赈之 。有一天,文应麟闲游凤岩,见其山川秀丽,胜景非常,夜梦观音嘱其建庙于此,名曰:“凤岩古庙”,供奉观音莲座 。迄今历有六百余年 。经明、宏治戊辰、清、乾隆辛亥、嘉庆丙子、同治甲戌、民国戊辰等年间,由新安邑侯与民众绅耆倡修多次 。
自建庙以来,遐迩人士,到此拈香参佛,游山揽胜者,往来如云如织,更多骚人墨士,接踵而至,吟山咏景,争留诗章 。还有名师宿儒,在此讲学授徒,长留教泽 。囊者、邑中知名人士,多由此发迹腾飞 。故称凤凰岩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胜地 。
山有一石洞,称“仙洞”相传昔曾有凤凰栖宿其内,故名“凤凰岩” 。
凤凰古庙,后背云顶鳌峰,面朝珠江龙穴 。佳气郁盘,芳林馥郁,龙蟠虎踞,气象万千,是乾坤特开窝穴 。左有“烟楼晚望”,“鸡心修竹”,“石乳清湖” 。右有“莺石点头”,“净瓶洒露”,“麻篮仙印” 。前有“松径风琴”,后有“云顶参天”,古称凤岩八大奇景 。还有“青牛跃涧留仙迹”,“凤毛神化庆云龙”,“合掌枕流”、“龙蟠壑咽”、“伶仃奇石”、“观音石”、“狮吼石”、“凤舞石”、“莲花石”、“猪儿石”、“试剑石”等胜景,天造地设,罗列四周 。犹其“万蝠洞”一连三进,面积宽广,可容千人,蝙蝠吱吱,倒挂串串,金光点点,溪流淙淙,冬温夏凉,更是怡人入胜,可称人间清暑殿 。“伶仃奇石”,孤零矗立,看来双手可以推翻,但千百年来,遭受不少狂风暴雨,依然屹立无恙,犹象民族英雄在此咏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悲壮诗章 。“顶上鳌峰”,云雾出岫,阿娜多姿,云雨飘忽,宛如神女披纱,约隐约现,难认真容 。“龙穴朝霞”,遥映似锦,海市蜃楼,变幻无常,别开眼界,情趣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