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年谱简编读后感1000字( 四 )


这里的模仿就太过明显,以致忘却使用江湖人士的神功绝技 。
不过,如果查看年谱,我们就会发现,金庸先生七岁入学,就特别爱看书,尤其是课外书,而《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和当时流传的各种武侠小说、外国小说等,都是他汲取养分的所在,这也是我们看金庸作品感觉非常驳杂的原因 。
《金庸识小录》写金庸,小处着手,循旧有体例,就金庸著作进行解读,数百至千余字一篇,道出金庸小说中种种人物的原型、情节的蓝本及典故出处 。《金庸年谱简编》则可以看出金庸先生的成长轨迹,与作品对照,令人受益不浅 。
《金庸年谱简编》读后感(四):闲临碧涧共观澜——从《金庸年谱简编》看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本道术效
如果把金庸的武侠小说仅仅作为娱乐消遣来读,那沉浸在小说本身的世界里就已足够;但如果要探寻作品更深层次的意味,就脱离不了对作者的研究 。与单纯的享受小说相比,这固然是一个更加枯燥的过程,但获得的乐趣也更加隽永 。
本:价值取向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作品总会体现出作者的价值观 。金庸自1955年2月8日在《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本书133页),至1972年9月23日在《明报》连载《鹿鼎记》结束(本书286页),跨度约17年半 。这个过程中作者的价值观是一个不断变化又逐渐稳定的过程,也能在作品中看出端倪 。同有满汉争端元素,《书剑恩仇录》中还是比较简单的民族矛盾与融合的价值观,《鹿鼎记》中已经逐渐脱离朴素狭隘的民族主义,呈现出政治上的主权在民与个体上的人本主义价值观 。其间的变化,当然脱离不了这十七年间风云变幻和国际形势 。
在我看来,金庸创作的转折点在1964年 。1963年9月3日《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连载,1964年1月12日《素心剑》(《连城诀》前身)也开始在《东南亚周刊》连载 。此时,金庸已经完成了脍炙人口的《射雕三部曲》连载,但《天龙八部》和《素心剑》明显开始了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探求,体现出了比先前作品更加深刻的价值取向 。如果读者有兴趣,仔细看看本书中从1955年到1964年这近10年间查良镛先生在主业报论上选题的取向变化,再联系一些历史知识,不难体会他在小说创作中的价值观是怎样逐渐深刻的 。
道:定位谋划
虽有言“本立而道生”,但对于查良镛先生而言,最初以金庸身份创作武侠小说的时候,未必有着要用武侠小说来承载价值观的想法,坊间更是流传他当初写武侠小说不过是为了扩大报纸销量 。不论如何,武侠小说最开始对查良镛先生不过是一个副业 。而这个副业真正成为“文以载道”的定位,大概是在1970年3月,金庸开始修订自己的小说 。(本书281页)此时《笑傲江湖》和《越女剑》已经连载完成,但《鹿鼎记》还在连载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