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说:中国京剧十讲》读后感1000字( 四 )


谁能料到正是这次进京汇报演出,居然会促成了中国一项国粹的诞生 。三庆班的贺寿演出看的乾隆皇帝是心花怒放,龙颜大悦,可以说是大获成功 。自此这徽调算是在京城站住了脚,之后又陆续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著名徽调班子进京演出,与前面的三庆班并称“四大徽班” 。再后来经过后期的发展以及另一个剧种“汉调”的加入,京城慢慢地生出了一个新的戏曲品种,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京剧 。
在今天这个多种艺术娱乐形式发展的时代,京剧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逐渐成为小众欣赏的艺术,但是京剧既然能够被称之为“国粹”,必然有其被称之的道理 。
它也曾深入人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普通大众所追捧,所以它曾经的辉煌历史不应被忘记,它的艺术特征、美学精神也应该为人所知,它在世界戏剧中独特而又鲜明的艺术特征和价值更应该被称颂 。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导师,戏剧戏曲学博士赵娟正是本着这样的信念,编写了《剧说:中国京剧十讲》这本专门讲述京剧前世今生的书籍 。其文风深入浅出,内容却是全面细致 。作者希望能够通过此书来向大众讲解这项“国粹”,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这门艺术 。
平日里看京剧,武生一个个在台上舞枪弄棒,老生端着身子走着台步,花旦咿咿呀呀地唱个不停….. 这便是京剧中的“唱念做打” ,也是京剧中塑造人物性格和刻画情景的重要组成 。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戏台上看似不经意的一个手势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有讲究的,不同的人物角色运用不同的“手势”,以此来展现不同的人物性格 。净行的手势粗犷,丑行中的文丑俏皮灵活,武丑则简单干净,至于生行与旦行,那讲究就更多了,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等等各不相同,决不可一概而论 。
作者在书中讲述的细致,分析得明白 。读过之后不由让人感叹,怪不得这京剧会被称为是“国粹”,曾引得无数人痴迷 。,但是这“手势”一点,就有这么多的讲究 。都说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想要真正地掌握京剧艺术的话,没有多年的苦功夫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
将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京剧艺术传承下去是众多戏曲家的心愿,作者赵娟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在此书中她不仅仅只是讲述了京剧的诞生、发展与四功五法和行当的表演特点,还将京剧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戏剧形式做了一番分析比较 。
在作者看来,京剧与歌剧、舞剧、音乐剧都是以歌唱和舞蹈进行叙事抒情的戏曲艺术,它们在舞台上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
文化的差异带来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东方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 。虽然在当下,京剧正处于一种没落的趋势,但总还是有人去坚守这份属于自己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