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天才》读后感100字( 三 )


书中所说的天才,就如柴桑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所写,“我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做少数人热爱的英雄,而不是多数人不讨厌的偶像 。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能首先意识到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别人的需求 。”
在这个混沌的时代里,清醒地活着,就是一种天才 。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TA所想所做,和平凡的人不一样 。这不是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是有自己清晰的认知和是非观,不会为了流量低头,也不会为了数据屈服 。
在自媒体时代,成为一个天才太难了 。
TA可能写得不是鸡汤,不能时时引起共鸣,讲述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告诉你人生永远都有时间和机会 。
TA可能不会去追热点,在情绪共鸣和强凹价值观中,去替你思考,替你表达 。
TA可能让你痛苦,让你知道做起来好难,但只要开始做,就距离成功进一步 。
人到底需不需要鸡汤?柴桑在她的书中,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鸡汤就是止痛药,必不可少 。就像罗永浩在北京的出租房里,发臭的席梦思床上,日夜苦背英语,生生把自己从英语小白,磨成新东方词汇教师 。
陪伴他背后的是100多本鸡汤成功学,鸡汤是生活的止痛药,不可以解决问题,却可以带来安慰 。真正让人成长和清醒的是,一定是痛苦 。是在读书中获得一次次自愧不如和不怕失败的觉悟 。
那到底怎么成为清醒的天才?柴桑在她的书里,给出了详细的方法论 。书中讲述了一套演化的工具箱,6个天才进化论,还有13种高手炼成术 。
在信息横流的时代,就连天才仿佛都是一种速成的产物 。XX天成为PPT高手,XX天成功掌握XXX 。
柴桑说,从平凡到高手其实分为三个区域,A完全不会;B能做但费劲;C精通并内化 。
针对A区,我们要先构建一个知识地图 。先去搜寻这个领域相关的3-5本经典教材,然后把这些书的目录看一遍,对这个领域的知识有个大概认知,应用什么理论,要学习哪些技能等 。
然后开始B区 。通过刻意练习去精通一个很小的技能 。这一区的学习,需要掌握一个非常重要的拆解技能,就是将一个大的子技能,拆解成一个个更小且不能拆分的小技能,然后一次专注一项,把他们练习到精通,获得正反馈 。
最后的C区,重点是大脑需要足够多,足够高质量、足够多样性的案例,这样才能在个性中找到不变的共性规律 。
由A到C是探寻本质的过程,也是小步慢跑、不断迭代的过程 。只有足够的输入,经过思考,才能触发深刻的输出 。
这应该是任何一种技能练就的不二法则 。同理也可以应用到人生中 。就如柴桑说,不在乎主流标准答案,走出一条自己喜欢的路,成为另一种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