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台》读后感精选( 二 )


《装台》读后感(三):人人皆是人间装台人
很久没看电视了,那天却被底气雄厚又浓郁扎实的西安话电视剧吸引了,就那么没前没后的看起来 。骑着三轮车穿行在生活气息浓厚的城中村,吃着肉夹馍、辣椒凉皮、各种面食,穿着脏兮兮的T恤牛仔,大声吆喝着和邻里打招呼,蹬三轮的、摆地摊的、遛狗下棋的,一摊摊一堆堆的,妥妥的烟火人间既视感 。不知不觉追了几天剧,被满满的大秦乡土文化吸引了 。特别喜欢电视剧里的一些小人物:大雀儿、猴子、墩子、黑总、疤叔、疤婶、二代,也特别讨厌菊花、韩梅、三皮、铁扣 。不管是从题材、剧情、表演来讲真是近年难得的接地气的好剧 。看了好剧又去参与微博平台的讨论,博友告诉我:电视剧改编了很多,好几位人物让人觉得舒适多了,原著中的菊花那更可恨更讨厌,还有冷血无情的韩梅,没皮没脸的无赖三皮,而书里的疤叔远没有那么搞笑可爱,有些像疤婶、二代这些人物都没有,书中对人物心理描写和人性写真是入木三分 。博友的吐槽立刻勾起我的书瘾,毫不犹豫下单卖书了 。
不到两天就看完了这本书,还恋恋不舍地回顾了一些重点章节 。书比电视剧确实更现实更狗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并不如电视剧里那么丰满有形又喜气热闹,更多的是劳苦大众苦难病痛、悲欣交集、狼狈不堪的日子,而那些卑微的、猥琐的、怯懦的、不甘的、险恶的世道人心处处毕现,善良勤劳担当的人总是坎坷憋屈,狠辣凶猛的仍在作怪作妖 。然而,喧闹的生活还得继续,日子过着悲欢离合,过着阴晴圆缺,过着雅俗不拘跌宕自喜,过着运命吊诡有常无常……
一本写一个近年来特殊行当的长篇通俗小说,描绘着一幅百色人生的中国城郊现代生活画卷 。上百个人物有过去有现在,活色生香,新鲜古怪,似曾相识,又极具特色,写尽了人间装台人的悲苦也写透了世事人情,写出了踏实勤劳担当的城市边缘下苦人,也写来了进城务工吃苦耐劳肯干的农民工,有靠加盖楼层出租房屋的城中村房东,也有开棋牌室打擦边球的小老板,有游手好闲怨天尤人的啃老族,有吃公家饭混日子的小艺人,更有委曲求全团结人心的领导,还有献身艺术拼命工作的艺术家……每一场光鲜亮丽的戏剧背后都有无数人的艰辛付出,其中更多的是看不见的付出,比如装台人 。作者陈彦在《因无法忘却的那些记忆—长篇小说《装台》后记》中说“装台又不独指文艺演出的舞台;演员,也不都是靠演唱讨生活的职业演员,有的可能是企业家,有的可能是银行家,有的可能是政治家,有的还可能是出家人,连知识分子也多有魂不守舍的,由“素心”变“荤心”,由“斗室”进“道场”,反正都在表演,都需要一个十分抢眼的舞台 。”人人可能是演员,而人人皆是装台人,因为不可能随时随地是高光时刻的演员,更多的时候是悄没声息的装台人 。装台人就要像蚂蚁一样分工明确、精诚协作、组织有序、纪律严明、任劳任怨、不畏重压不惧艰险,有条不紊地行进 。行进中的蚂蚁也很自尊、很庄严、尤其是很坚定 。书中两次写搬家中的蚂蚁大军,甚至写梦中的刁顺子成了蚂蚁大军中的一员经历着蚂蚁的一生 。人人皆是装台人,人生就是努力装台,让自己和他人都有打着追光的高光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