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经典读后感有感( 二 )


《望月》读后感(二):一切都只是为了活得更好一些,终究能够明白哪条路最适合自己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真实,真实的自我,这是一种很难书写、描述或者绘画出来的状态,当然,这很难 。每个人的生活都夹杂在各种各样的氛围当中,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选择与被选择之间,接受与否定的抉择,每时每刻都在试炼着人们那颗并不坚定的内心 。
张翎的作品总是那么自然,但又那么深刻,她非常善于描写人性和生活,在日常琐碎之中阐述人生故事,普通人的故事 。在她创作的文学世界中,人们的遭遇随着历史洪流不停的变迁,想要改变真的很难,模棱两可之间,品尝人间苦难 。
《望月》是张翎的第一部长篇处女作,主要讲述了从国内移民到加拿大的女画家孙望月的生活经历,其实小说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孙望月,在她的视角下,她的姐姐、姐夫、厨师、服务员、落魄画家、大学教授等人物逐一登场,各自展现出了不同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体现人们的困惑和挣扎,以及关键时刻如何选择人生的故事 。
在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在一种特别矛盾的环境和心理中过活的,内心的想法并没有完全释放,也没有这种机会,总觉得人生还差关键的一步,只是,这一步怎么等都等不了来,真的是好难 。但是,每个人也都在想办法破局,就像书中的孙望月,她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自己的画家事业已在产出期,老公的房地产做的如火如荼,但她依然没有得到内心的平静,哪怕是暂时离开年仅五岁的儿子,也要独自前往异国他乡,这是怎样的一种追求?
其实,就算人到了大洋彼岸,还是一片飘零,丝毫没有任何扎根的感觉,仿徨、矛盾、不安时刻伴随,也许这才是人生的真面目吧 。
在经历过一系列苦不堪言的日子之后,孙望月感觉这一两年的时间堪比过去几十年都来得印象深刻,不只是她,在她周围的所有人,似乎都被这种情绪所感染 。不得不说,每个人的故事虽然并不相同,但内中所包含的那些游离在社会边缘的感受和情绪,在真正的现实面前,遇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是无情的讽刺 。
张翎非常善于描写人生故事,跨越几十年的一种时代变迁,数不尽的沧桑和人潮,为了生存而努力,为了生活而奋斗,一切都只是为了活的更好一些,能够真正印刻在心中的那种信仰,终究能够明白哪条路最适合自己 。
《望月》读后感(三):理想与现实的若即若离
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对国外生活没有切身体会 。对那些背井离乡、移居国外的人在外国过着什么生活,有什么想法,恐怕也难以估猜 。可是如果认为移居国外的人都是在那里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那就不对了 。至少有好多文学作品能够在这方面“以正视听”,移居国外的人有苦恼烦闷、有挫折碰壁,有乡愁乡思 。总之于他们而言就是想像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张翎的《望月》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