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个高兴

我小时候住在单位大院,好处是,大家互相有个照应;坏处是,生活被熟人尽收眼底,免不了被人打量、比较和品评 。
比如我家隔壁的李姨,经常被邻居们挂在嘴边 。倒不是她有多特别,相反,她看上去非常普通,个头儿不高,皮肤微黑,头发总是乱乱地扎在脑后,衣服也都是灰色调的,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来往往,属于最容易被淹没在人海里的那一类人 。正因为她如此寻常,她的消费方式,才让诸位高邻觉得碍眼:“她看上去不像个有钱人,也不像一个大手大脚的人,為什么她花钱那么着三不着两呢?”
活个高兴
文章图片

比如她有一天下班回来,车篮子里躺着一把弯弯的金黄色水果,别说孩子们好奇,就是大人见了也问这是什么 。李姨介绍说,这是一种热带水果,叫香蕉,又要掰给我们尝尝 。我们当时虽然年幼无知,却也知道不能轻易接受贵重物品,忙不迭地闪开了 。然后就见李姨的女儿小雨,拿着香蕉出现在门口 。在一群小孩的围观下,她很奢侈地剥下香蕉外皮 。细微的香甜进入我的鼻子,之后好多年,我都觉得香蕉的香味很有高级感 。
初见桂圆也是在李姨家,她分享给我一个 。桂圆的味道没有多特别,但那个乌溜溜的核很好看,像个宝物,我觉得它应该被珍重对待 。螃蟹下来的时候,李姨家就吃螃蟹,那会儿还不流行大闸蟹,就是很小的河蟹 。在我奶奶看来,没有比吃这种没什么肉的河蟹更不划算的事了 。
我们大院里没有人这么过日子,人们更愿意把钱攒起来买家用电器,谁家是大院里第一个买电视机的,谁家是第一个买冰箱的,谁家是第一个买洗衣机的,全大院的人心里都有本门儿清的账 。把钱花在这上面,多有面子 。
李姨家没有这些电器,甚至连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 。这也不完全是因为李姨败家,她丈夫也不是个过日子的人 。她丈夫被我们喊作张叔,他是个电工,大人们说他的收入还可以,他却不给李姨一分钱家用 。张叔弄点钱,就去街上的小饭店里叫俩凉菜,喝个小酒,能拎一包卤菜回家,就算他有心了 。李姨对此不管不问,一家三口同框时,还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
这样的两个人,自然过得家徒四壁,大人们提起来都摇头,觉得他们的日子太失控 。我们小孩,却一直有点羡慕小雨 。
我们都上小学之后,小雨成绩一般,我的成绩也一般,但我爸妈明显比李姨着急多了 。尤其是暑假,大家坐在巷口那户人家的竹榻上乘凉时,总有人主动谈起自家孩子的成绩,其他人一边啧啧赞叹,一边分出余暇来,含嗔带怨地瞥上自家孩子一眼 。我妈还会额外加码,伸手推我一下 。从那力道里,我能感觉到我妈内心的失衡 。李姨则不同,她只是笑笑,还不是强颜欢笑,是打心眼儿里不当一回事 。她的这种淡然,无疑令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的家长扫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