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孩子( 二 )


杨判官微微一笑,问:“您这是耙孩子呢,就您一家?”
宋老背点点头:“咱们这风俗是一个路口只能一家人耙,多了不行 。”正说话,暗处闯出来一人,拿著裹红袄的耙子,也“刺啦啦”地在地上耙起来 。宋老背说道:“我在这里耙呢,你换个路口?”
来人正是胡大个,他气势汹汹地说:“你不是在和别人闲聊吗?我刚才在别处耙,耙了半天都没耙到石子,打算换个路口,试试运气!”
杨判官劝道:“宋老背已经在这个路口耙了很长时间了,你还是到别处去吧!”
胡大个眼睛一瞪:“你是哪里冒出来的外地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大年初一无家可归,活该你冻死!”
胡大个噎得杨判官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眼看胡大个又要耙地面,杨判官一挥扇子,胡大个的耙子把折了 。胡大个骂了声:“晦气!我跟你没完!”说着,他冲过来揪住了杨判官 。
宋老背赶紧上来解围:“欺负外乡人算什么好汉?这个路口让给你,我到别处去,满意了吧?”
杨判官不慌不忙,一指宋老背的耙子:“别走,你的耙子好像耙到东西了呀!”
宋老背弯腰去掀耙子,竟然看到了两颗石子 。宋老背激动万分,将两颗小石子轻轻抓在手里,站起身来想让杨判官看,却发现杨判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胡大个见宋老背耙到了石子,骂骂咧咧几句,一个人继续耙了下去……
宋老背得了吉兆,小心翼翼地捧着石子,提着竹耙子回了家 。他进门就跟媳妇报喜,恭恭敬敬地把两颗石子放在了堂屋桌上供了起来,把罩着红棉袄的耙子头卸下来,扣在了石子上 。
杨判官回到衙门,从地府提出宋来福,让他回家投生 。宋来福泪流满面,磕头如捣蒜:“我以后一定好好孝敬我的父母亲!”
接着,像是有人用叉子叉住宋来福往上一扔,他整个人就飘了起来,飘进一个红帐篷里 。帐篷里有两块大石头,他躺在一块石头上歇脚,刚躺上去就被粘住了,怎么也挣扎不开 。他大喊“救命”,喊了半天没人理 。这时,红帐篷里又进来一人,居然是胡瘦子,坐在了另一块石头上 。胡瘦子笑着说:“你喊啥救命?这是投生石,粘到上面是好事儿,咱们等着投胎吧!”
宋来福问:“我们一起投胎?”
胡瘦子点点头说:“没错,我跟你一起投胎来了,而且要投胎到你家!我们能重新投胎,真得感谢杨判官……”
原来,城隍爷行事刻板,司命簿上写的东西是丁一卯二,绝不变通 。有时候,不免会好人命运不济,坏人反有好报 。杨判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后来,他想了个法子:城隍爷一年到头就大年三十夜里饮酒酣睡,杨判官就在那天夜里,托梦让求子的善人拿着竹耙子在十字路口耙地 。十字路口的地面都通着城隍爷家的房顶,有什么声音都能听得见 。竹耙子“刺啦啦”声音一响,城隍爷睡不踏实,杨判官就借机进言 。城隍爷烂醉如泥,经常会同意杨判官的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