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记( 二 )


因为医院不远,叫救护车、出租车反而会误事,所以杨老倌就一直把老太太背进了医院 。等医生护士接过手,杨老倌立即瘫了下来——他用力过头,好半天喘不过气 。
回去后,杨老倌躺了整整一天,下床时腿脚还直哆嗦 。
这期间韩先生只来瞧过一次,说:“快点好,等你喝酒哩!”
杨老倌点头答应,腿脚一好就去找韩先生喝酒 。对于救母之恩,韩先生没太多表示,但有一句话他没少说,就是:“杨老倌,都在酒里了啊!”这之后,两人同往常一样,时不时地喝酒闲聊 。
最近,杨老倌遇上了一个坎儿:他老伴生病了,要动大手术,医药费要几十万,可他哪有那么多钱?有人提醒他:“杨老倌,你不是跟韩先生交好吗?何况对他还有救母之恩,你开个口借点钱,他应该不会拒绝的 。”
杨老倌闷声说道:“我是为了借钱才救老太太的吗?”
正说着,韩先生打来电话,说有瓶好酒,让杨老倌去一趟 。
杨老倌到了,韩先生进里间拿酒 。这时有个中年人走进古董店,用一口外地口音对杨老倌说:“老板,您好,请问收毛毯吗?”
杨老倌正要说“我不是老板”,韩先生从里间出来了 。他一眼看见外地人怀里抱着的毛毯,说:“请坐,给我看看 。”
韩先生面容平和,他把毛毯翻过来又翻过去,再凑近鼻子闻闻,毛毯又旧又厚,仅此而已 。韩先生扶了扶眼镜,说:“请问这毛毯哪来的?”
这时,有几个老街坊从外面进来看热闹 。外地人说:“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说是清宫之物……”
杨老倌“扑哧”笑了,外地人一听,脸就红了,他懂杨老倌笑的原因:这年头,无论什么货色都敢说是从宫里流出来的 。韩先生声调依旧平和:“准备多少钱出手?”
外地人说:“一万……八千也行吧……”
韩先生说:“这东西确实有些年头了,不过仅仅是毯子而已 。行,成交!”可韩先生不掏钱,转头对杨老倌说:“快掏钱呀!”
街坊们一愣,这是怎么说?你韩先生看中的东西为啥叫杨老倌掏钱?再说了,现在杨老倌家里还急需用钱呢!杨老倌却并不迟疑,掏出手机说:“这钱我付了 。”
交易很快完成,毯子就这样归了杨老倌 。等外地人走后,韩先生说:“毯子先放在我这儿,我代你卖,二十万,少一分都不卖 。”
杨老倌说:“我听你的 。”
街坊们面面相觑,眼神里似乎都在说:这两人,全疯了 。
这事传出后,倒是不断有人来看,因为平素韩先生的眼力、信誉摆在那儿 。可光有人看没有人买,一条寻常毯子凭什么值二十万?不过韩先生一点也不急 。韩先生不急,杨老倌就不急 。不,杨老倌这头不急那头急,就是老伴急需钱动手术的事 。手术日期一天天临近,杨老倌甚至动了转让饭馆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