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算文言文吗 高中必备文言文古诗词( 二 )


文言文算体裁吗 不算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 ... (展开),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
文言文的体裁有神话、寓言、传、序、文、记、论、疏、书、赋、说、表、铭、散文、骈文等等 。
古代文体 【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
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
【 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
【 赠序】:文体名 。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
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
”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
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
【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
《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
【箴铭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别人或者称述功德以自勉的文章 。
这类文章,内含深刻、精警,多有启迪、醒人之作用 。
语言雕琢、精炼 。
例如《陋室铭》、《柳子厚墓志铭》等 。
【骈文】:又称“四六文”,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讲求词藻华丽,注重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但内容较空,远离社会生活,其价值就不大了 。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较有名的有吴筠写的《与朱元思书》 。
【诗歌】: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 。
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 。
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
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 。
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
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
3、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 。
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 。
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
4、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
5、楚辞,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