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幽怨的诗词 分手后的幽怨古诗词

表示幽怨的诗词 分手后的幽怨古诗词

【表达淡淡的哀愁幽怨的诗句我不需要一整首的只要是有名的句子就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讲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宋 李煜 )愁,秋之心,哪想到萌发于春天----那如诗如画、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季.像落花般娇脆,一般憔悴,随着无情的流水飘远了.是忘却?是怀念?在无无穷无尽的远方,愁消淡了;而眼前,愁却像酒,情且浓.
表示妾有意朗无情的诗词 我对于题目的思考这三首情诗,一首比一首直白 。
首先看这三首诗的题目:《七夕》《寒夜有怀》《仲秋有怀》,能看出他在七夕情人节、寒冷的晚上、仲秋节亲人团聚时这三个时候思念故人而有感而发而成的诗 。
这三种时候是一般都比较容易思念起情深意笃不在身边的情侣 。
============================《七夕》赏析我们先看第一首诗:写于七夕情人节 。
“万里碧空净,仙桥鹊驾成 。
”这两句是交代成诗的时间和天气 。
“万里碧空净”指这天白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
“仙桥鹊驾成”,点明这天是架鹊桥的日子,即七夕节 。
可以看出是描写这年的七夕情人节的白天万里晴空的景象 。
“天孙犹有约,人世那无情?”雍正在前面写了这天应该是“仙桥鹊驾成”的好日子 。
然后接下来羡慕“天孙犹有约”,这里的“天孙”指织女星(牵牛星可称为"河鼓二") 。
我分析,雍正羡慕这一天连织女和牛郎都能相会 。
然而自己呢,“人世那无情?”,一定是捞不着和亲爱的在一起,隐隐发泄对老天的不满意 。
可以看出这个佳人好像和雍正有缘无份,“弦月穿针节,花阴滴漏声 。
”这两句话,把时间从白天移到了晚上 。
“弦月”指不圆的月亮,因为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因而晚上的月亮是弦月 。
我认为“弦月”这个词在这里运用得很巧妙,有 个作用,一个作用是将时间移到了晚上,另一个用这个不圆的月亮来暗示自己和爱人不能团聚 。
“穿针节”是“七夕”的别称,因为这一天有穿针的习俗 。
七夕节本应该是爱侣相聚你侬我侬的度过,然而这天晚上作者却只能看着不圆的月亮高挂空中 。
“花阴”指花丛 。
(我不确定,作者是否也暗借李清照的《醉花阴》来表达佳节和爱侣分隔两地的郁闷心情)“滴漏”:古代的计时器,和我们今天的沙漏一样,只不过里面装的是水 。
要知道滴漏的水滴声是很小的,作者能听到“滴漏声”,更加衬托七夕夜晚的寂静 。
七夕夜晚,本应该和情人在花丛间漫步谈笑,然而,作者却只能听到嘀嗒嘀嗒的滴漏声度过漫漫长夜 。
的确够郁闷的 。
且看后面一句“夜凉徒倚处”,看看这用词:“夜凉”有一种孤寂的感觉,如果情人在身边,一定如沐春风,哪里会感到凉 。
再说七夕节是农历七月七日,本应该是炎热的晚上,怎会感到凉呢?因而,我认为这个词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作者此时的清冷孤寂的心情 。
接下来“徒”字的运用得很妙(鼓掌!),更能表达这种感情 。
我特意查了字典,徒果然有“独、仅仅“的意思 。
“徒”字还有“徒然,枉然”的意思 。
既描写了身的孤独,又描写了心的孤独,妙哉!妙哉!那么整句“夜凉徒倚处”,应该描写雍正这天在清冷的晚上独自倚在什么地方思念有缘无份的佳人的孤独无奈伤感的情形 。
而最后的那句“河汉正盈盈”写得更妙 。
这句话里的“河汉”和“盈盈”二词,语出于东汉末期的诗《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
),这里的“河汉”指的是织女,而“盈盈”是指织女亭亭玉立的绰绰风姿 。
前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前句的“冷”“徒”和后句的“盈盈”对比出作者心情冷热两重天 。
那么“夜凉徒倚处,河汉正盈盈 。
”描写的情况是,恍惚看见寒冷孤寂的夜晚独自惆怅的倚着的地方,织女(引申指雍正思念不得团聚的佳人)正婷婷玉立的站在那里 。
这首诗感情细腻,遣词优雅,意境非常优美 。
巧妙利用七夕节这一特殊日子,运用牛郎织女的诗词及传说,引申表达自己的情感故事 。
短短几个字,将自己与情人悲欢离合的故事,有缘无份的遗憾,绵绵不绝的思念,清冷孤寂的心情,描写得惟妙惟肖,让人不忍释卷 。
乃情诗中难得一见的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