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秋思的诗词 关于秋思的诗词( 二 )


秋思的古诗哪一首啊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南北朝萧悫秋思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 。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
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 。
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 。
白居易秋思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
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 。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
唐白居易秋思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
唐鲍溶秋思楚客秋更悲,皇皇无声地 。
时无无事人,我命与身异 。
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 。
蹉跎秋定还,凝冽坚冰至 。
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 。
感此惜壮年,壮年少为贵 。
我生虽努力,荣途难自致 。
徒为击角歌,且惭雕剑字 。
吾师罕言命,感激潜伤思 。
唐杜牧秋思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
唐黄滔秋思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
唐李白秋思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
唐李白秋思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
等等......
秋思古诗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译诗: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
鉴赏: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
张籍这首《 秋思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 。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 。
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
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 。
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
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 。
晋代张翰 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 。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 。
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 。
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 。
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 。
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
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 。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