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红军纪念馆诗词 阆中红军纪念馆( 七 )


江畔惨剧拂晓,西岸又传来了嘈杂声,远远望去,满山都是持枪的白军 。
易良品团长一举手,“机枪准备”,所有东岸红军机枪都推弹入膛,等待他挥手下令 。
正在这时,大家听到了叶成焕政委撕心裂肺的大喊:“等等,不要开枪 。
”易团长将眼睛紧贴望远镜,高举的手缓缓垂下 。
原来在西岸的山崖上,白军正压着四五十名4连的被俘战士 。
倒春寒的季节,敌人剥光了战士们的衣服,五花大绑,喝令他们跪下 。
可被俘的战士无一下跪 。
敌人用大刀背、枪托猛砸勇士们的腿,许多人倒下了又站起来,没有一个人屈服、装熊 。
恼羞成怒的敌人开了杀戒,大刀、刺刀向勇士们疯狂地捅、刺、砍、杀,鲜血溅满了山崖 。
红93师暴怒了,许多战士没等命令就开了枪,易团长满面泪水破口大骂“狗日的,杀我的人 。
我要抓住你们,一定要碎尸万段 。
”陈有寿师长也登高大呼:“同志们,记住这血海深仇,我们一定要打过江去,抓住这股敌人决不轻饶 。
记住,红93师决不放过这股敌人,一定要报仇 。
血债血偿偷渡失利,徐向前总指挥把目光移到了江面宽阔但对岸地形平缓、敌设防不严的苍溪、阆中江段 。
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兵分三路,在苍溪、阆中百里江面上发起了强渡作战 。
在强大火力掩护下,控制了巩固的登陆场,架设了浮桥,主力顺利过江 。
过江的红军主力势如破竹,横扫江防敌军,担任纵深穿插任务的红93师突进至剑阁火烧寺,一举击溃国民党军刘汉雄部一个旅,光俘虏就抓了一个多团 。
经审俘得知,该部就是杀害4连战士的那部分江防敌军 。
当天黄昏,红93师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会场警戒十分严密,参加者仅限各团领导和师部干部 。
叶成焕政委和师长陈有寿激愤地介绍了这次的俘虏的就是残害红4连战士的那部分敌军后,严厉地问与会官兵“大家说怎么办?”“这个仇一定要报,杀他狗日的 。
”易良品团长最先发言 。
“对这股敌人决不轻饶,不杀他们,咽不下这口气啊 。
”整个会场群情激愤 。
但也有人提出:“这群人都是俘虏,杀俘虏违反纪律怎么办?”陈有寿师长红了眼睛说:“管他娘的,这个师长不当了,也要为我的弟兄们报这个仇 。
” 叶成焕政委也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和理智,他命令:“把俘虏分到各连去,对俘虏就说他们人太多,分到各连好吃饭 。
今天半夜,各连一齐动手,一个不留 。
出了事,我和师长顶着,与大家无关 。
”这种场合下没有人能保持清醒仇恨,俘虏分...
关于七律长征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