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格的诗词 关于严格履行合同的函( 三 )


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
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 。
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于元朝产生大变化,把诗词之美融入乐声中 而风行之,据考证,论曲起源可上溯至远古生民之始〔钧天九奏 〕〔葛天八阕〕,孔子亦诗三百篇作弦歌;安徽及湖南则以〔楚 辞九歌〕为祀歌,降至汉乐府〔延年协律〕、唐诗〔旗亭画壁〕 、宋词酒宴歌席,均以谱入管弦而歌之 。
曲为何能独得乐曲之名 ?也因其与音乐关系比乐府、诗词更加的密切 。
是韵文学发展极 致,故能占魁 。
就中国的韵文文学,与音乐关系密不可分 。
以词 来说,其源于唐曲子,唐曲子则出于隋唐燕乐,宋词是倚声而作 ,就是先有调,再按其所奏乐曲配词吟唱 。
又〔宋元戏曲考〕载 :就元曲三百三十五调其渊源,出于宋代大曲十一、唐宋词七十 五、诸宫调二十八 。
当时,文人便作另一种文学发展而拟之 。
宋 末,民间出现更多新乐曲;如元人杨朝英编集之〔太平乐府〕与 〔阳春白雪〕中之小令、散套、加上少数民族乐曲 。
宋词渐无法 满足当时需要,以致〔词〕在声乐上的地位就逐渐被〔曲〕取代 之 。
散曲之文学形式,约产生于宋金 。
在元明时期发展,乃是集 少数民族之乐曲,南北各地小调 。
〔南词叙录〕载:永嘉杂剧兴 ,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畸农,市 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与入乐律宋词之大成如 〔秦月楼〕〔点绛唇〕〔太常引〕〔念奴娇〕又如曲调之〔柳外 楼〕即词调之〔忆王孙〕,及唐宋的〔大曲〕〔鼓子词〕〔传踏 〕〔诸宫调〕〔赚词〕等见于〔乐府诗集〕,北宋宣和年间,汴 京风行〔蕃曲〕即是少数民族之音乐,宋人曾敏行曾曰:宣和末 至京,街市鄙人,多歌蕃曲名曰:〔国朝〕〔四国朝〕〔六国朝 〕〔蛮牌序〕〔蓬蓬花〕等,其言至俚,一时士大夫亦皆歌之,金朝女真乐曲亦传入,如北曲〔双调〕中〔风流体〕等,〔太和 正音谱曲论〕,元人周德清亦云:女真〔风流体〕等乐章,皆以 女真音声歌之,虽字有差误,不伤于音律者,不为害也,在北曲黄钟宫之〔者刺古〕双调之〔阿纳忽〕〔古都白〕 〔唐兀歹〕〔阿忽令〕,越调之〔拙鲁速〕,商调之〔浪来里〕 皆非北方汉族的曲调,应属于女真或蒙古乐曲 。
在明人王世贞>: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 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
曲律 曲因是配合音乐的长短调,不论散曲或戏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标 明宫调和曲牌名,且每种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但亦有(借宫 ) 。
宫调 古代的音乐把调称为宫调,只要是乐曲,均是由若干音所组成,五音或七音,归纳其音列就叫调式,在古代乐律总共有十二律吕 ,乐音有五音二变,律吕的名称于周朝就有了,而十二律吕均为 半音阶,六个单数半音称为律,六个双数半音称为吕,合称六律 、六吕,统称律吕,亦称十二律 。
而这十二律吕是古时候定音律 时所用吹管的名称,也因为其短不一,故产生的音也就高低不同 了,依唐〔杜佑通典〕第一百四十三卷乐部三载,比例是以黄钟 的长九寸为准,用〔三分损一,三分益一〕和〔隔八相生〕计算。
十二律吕以〔黄钟〕声最低,黄钟以上递高半音阶 。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 。
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 。
那么,何为赋呢?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
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 。
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 。
《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