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笋的诗词 描写竹笋的诗( 三 )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
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
“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
竹子(哲理诗)泥土里,收集拼搏的语言 。
憋不住,给大地开一个眼 。
冒尖了,既虚心又委婉 。
做一次总结,继续向上伸展 。
一朵绿色的云,和太阳把理想畅谈 。
——摘自《陕西科技报》咏 竹宋·文同(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春江晓景宋·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笋宋·王元之数里春畦独自寻 。
迸犀抽锦乱森森 。
田文死去宾朋散 。
抛掷三个玳瑁簪 。
摘自《咏物诗选》谢刘仲行惠笋宋·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
摘自《咏物诗选》竹唐·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
摘自《咏物诗选》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
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
竹唐·韦式竹,临池,似玉 。
悒露静,和烟绿 。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
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
衡阳道中二绝宋·范成大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宋·范成大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唐·杜甫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
堂成唐·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
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
食笋诗唐·白居易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
竹里清·蒲松龄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
摘自《聊斋诗集》咏竹清·吴昌硕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长竹唐·陈陶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