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软件 古诗词软件( 二 )


传统文化古诗词 城上高楼接大荒 , 海天愁思正茫茫 。
惊风乱飐芙蓉水 , 密雨斜侵薜荔墙 。
岭树重遮千里目 , 江流曲似九回肠 。
共来百越文身地 , 犹自音书滞一乡 。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
——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 , 小弦切切如私语 。
嘈嘈切切错杂弹 , 大珠小珠落玉盘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会儿 , 粗大的雨点落下来了 , 打得玻璃窗啪啪直响 。
雨越下越大 。
窗外迷迷蒙蒙的一片 , 好象天地之间挂起了无比宽大的珠帘 。
雨点儿落在屋顶的瓦片上 , 溅起的水花像一层薄烟 , 笼罩在对面的屋顶上 。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 , 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 , 渐渐地连成了线 。
地上的水越来越多 , 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
——《雨》 听听那冷雨 作者: 余光中 惊蛰一过 , 春寒加剧 。
先是料料峭峭 , 继而雨季开始 , 时而淋淋漓漓 , 时而淅淅沥沥 , 天潮潮地湿湿 , 即连在梦里 , 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
而就凭一把伞 , 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 , 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
每天回家 , 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 , 雨里风里 , 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 , 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 , 片头到片尾 , 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
这种感觉 , 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 , 二十五年 , 四分之一的世纪 , 即使有雨 , 也隔着千山万山 , 千伞万伞 。
十五年 , 一切都断了 , 只有气候 , 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 ,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 , 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
不能扑进她怀里 , 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
这样想时 , 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
这样想时 , 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 , 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 , 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 , 而是金门到厦门 。
他是厦门人 , 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 , 二十年来 , 不住在厦门 , 住在厦门街 , 算是嘲弄吧 , 也算是安慰 。
不过说到广义 , 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 , 常州人 , 南京人 , 川娃儿 , 五陵少年 。
杏花春雨江南 , 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 。
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 , 摇过去又摇过来 。
残山剩水犹如是 , 皇天后土犹如是 。
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 。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 , 牧童遥指已不再 , 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 , 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恩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 , 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 , 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 , 春雨 , 江南 。
六个方块字 , 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 , 变来变去 , 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 , 美丽的中文不老 , 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
太初有字 , 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