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诗词 菊花诗词大全(11)


不须牵引渊明此 , 随分篱边要几丛 。
(刘克庄《菊》) 11、花开不并百花丛 , 独立疏篱趣味浓 。
(郑思肖《寒菊》) 12、瘦菊依阶砌 , 檐深承露难 。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13、吾家颇有东篱菊 , 归去秋风耐岁寒 。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14、家家菊尽黄 , 梁园独如霜 。
唐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15、灵菊植幽崖 , 擢颖凌寒飙 。
袁崧 《菊》16、满园花菊郁金黄 , 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 》17、他年我若为青帝 , 报与桃花一处开 。
--黄巢《题菊花》18、秋霜造就菊城花 , 不尽风流写晚霞 。
--李师广 《菊韵》19、淡巷浓街香满地 , 案头九月菊花肥 。
--王如亭《菊城吟》20、芳菊开林耀 , 青松冠岩列 。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21、阶兰凝暑霜 , 岸菊照晨光 。
唐·太宗《赋得残菊》22、寒花开已尽 , 菊蕊独盈枝 。
唐·杜甫《云安九日》23、耐寒唯有东篱菊 , 金粟初开晓更清 。
唐·白居易《咏菊》24、轻肌弱骨散幽葩 , 更将金蕊泛流霞 。
宋·苏轼《赵昌寒菊》25、世情几女无高韵 , 只看重阳一日花 。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26、黄花芬芬绝世奇 , 重阳错把配萸技 。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27、零落黄金蕊 , 虽枯不改香 。
宋·梅尧臣《残菊》28、秋满篱根始见花 , 却从冷淡遇繁华 。
明·沈周《菊》29、菊花白择风霜国 , 不是春光外菊花 。
宋·杨万里《咏菊》30、故园三径吐幽丛 , 一夜玄霜坠碧空 。
明·唐寅《菊花》31、黄花金兽眼 , 红叶火龙鳞 32、秋风有意染黄花 , 下几点凄凉雨 。
宋·吕渭老《一落索》33、荷尽已无擎雨盖 , 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34、紫艳半开篱菊静 , 红衣落尽渚莲愁 。
唐·赵嘏《长安晚秋》35、雨荒深院菊 , 霜倒半池莲 。
唐·杜甫《宿赞公房》 36、涧松寒转直 , 山菊秋自香 。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37、秋菊有佳色 , 裛露掇其英 。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贞秀姿 , 卓为霜下杰 。
——陶渊明《和郭主簿》。
《菊花》古诗本文【年代】:唐【作者】:元稹——《菊花》【内容】:秋丛绕舍似陶家 , 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 , 此花开尽更无花 。
【作者】字微之 , 河南河内人 。
幼孤 , 母郑贤而文 , 亲授书传 。
举明经书判入等 , 补校书郎 。
年五十三卒 , 赠尚书右仆射 。
自少与白居易倡和 , 当时言诗者称"元白" , 号为"元白体" 。
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 。
【注释】:陶家:陶 , 指东晋陶渊明 。
【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 其爱菊之名 , 无人不晓 , 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
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 , 要大发“菊之爱 , 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 。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 , 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 , 遍布屋舍四周 , 他沿着竹篱 , 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 , 不觉日已西斜 。
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 , 给人以环境幽雅 , 如陶渊明家之感 。
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 , 不是到东篱便驻足 , 而是“遍绕篱边” , 直至不知日之将夕 。
其爱菊之情 , 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
短短的十四个字 , 有景、有情、有联想 , 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 , 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 。
时至深秋 , 百花尽谢 , 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 , 独立支持 , 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
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 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 , 爱不能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