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麦积山诗词 天水麦积山

天水麦积山诗词 天水麦积山

关于渭水(渭河)的诗词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望渭水诗庾信树似新亭岸,沙如龙尾湾 。
犹言吟暝浦,应有落帆还 。
渭水西别李仑崔国辅陇右长亭堠,山阴古塞秋 。
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 。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有何特点?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县东南约30千米处的麦积山上,此山因山峰形如农家麦垛,故名 。
麦积山石窟大约开凿于后秦时期(384—417),因麦积山山势陡峭,开凿石窟难度十分大,让人不禁感叹其“虽为人力,疑似天工” 。
麦积山石窟现存石窟194个,壁画1300多平方米,窟内有大小不一的泥塑雕像7000余尊,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
麦积山石窟的第115窟,开凿于北魏景明三年(502),窟内正壁有一尊佛像和两尊菩萨像 。
中间佛像高约15米,头有螺髻,身着袈裟 。
两侧的菩萨像略小,头戴宝冠,服饰华丽,佛像左侧菩萨像左手托腮,右手置于胸前;佛像右侧菩萨像左手持宝瓶,右手置于胸前 。
麦积山石窟的第133窟名为“万佛堂”,开凿于北魏晚期,因窟内藏有18块石刻造像碑,故又称“碑洞” 。
万佛堂是麦积山石窟造像最多的洞窟之一 。
其建筑形制为平顶式和覆斗式的混合体,分前后两室 。
麦积山石窟的第5窟名为“牛儿堂”,开凿于唐代初期,其建筑形制为仿木结构崖阁式洞窟,前有窟廊,后有一窟两龛 。
天水市的别称天水的“五个别称” 1、羲皇故里 。
因伏羲诞生于此而得名 。
天水作为龙祖的出生地,是所有"龙的传人"的共同故乡,有道是:"不到天水,不知自己辈小 。
" 2、秦州 。
天水是秦人的祖籍地和秦文化的发祥地 。
西周时就有"秦邑",三国时始设"秦州" 。
现设"秦州区",是市政府所在地 。
3、东方雕塑陈列馆 。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就座落在天水,内有石胎泥塑佛像近8000尊,还有美仑美奂的壁画遗存,以麦积山石窟为龙头,自东向西绵延百公里,有大像山、水帘洞、木梯寺等石窟群,令人叹为观止 。
4、陇上"小江南" 。
著名采访人员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写到:"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苏杭一样,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饶、人物秀丽的地方 。
"天水气候温润,景色宜人,具备西北最佳的人居环境 。
5、大西北的"绿宝石" 。
市内森林面积达1026万亩,麦积山风景区山青水秀,这在以黄土高坡、戈壁沙漠为主要特征的大西北实属罕见,宛如镶嵌在黄土地上的一颗绿宝石 。
天水还被誉为"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 。
...
天水有什么民俗文化重大节日天水伏羲文化节 由每年农历5月13日公祭伏羲典礼的活动扩大而成,是为纪念人文始祖伏羲氏而举办的 。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国第一位人王,他出生于天水,并在这里创推八卦,并教会人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
自1995年第一届伏羲文化节起,每到农历5月13日,都会有近千名来自中外的侨胞、游客云集羲皇故里,参观大地湾古人类遗址,寻宗祭祖 。
天水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圣地”的十大理由 1、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 。
根据神话传说基因检测考古发现及语言学的研究,天水是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藏彝苗瑶等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据点,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 。
这里不但发现过38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武山人”,还发现了大量史前时代的遗址,其密度之高,全国罕见 。
天水同时也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 。
中华文化的精髓——阴阳八卦传说就诞生在天水三阳川地区的卦台山,该地四面环山,有大小山头九个,中间盆地极为平坦且有渭河呈S型穿越而过,台湾中华六经学术研究会张渊量会长先期考察了全国的山川地理,又用最先进的仪器对画卦台及周围的山形水势进行了仔细的勘查和研究之后,盛赞三阳川是“太极无双地”,卦台山是“华夏第一山” 。
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在此延续了3000年 。
天水曾出土过中国最早的彩陶、绘画、雕塑、符号(文字的源头之一)、礼器、地图、纸张、毛笔、木尺、小说、音乐文献等实物,考古学和文献也证实,天水既是我国农业、畜牧业、建筑、纺织、养蜂等技术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和戏曲的发源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