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有名的诗词 有名的诗词( 九 )


他不敢再对刑天下毒手,悄悄地溜回天庭去 。
那断头的刑天,至今还在常羊山的附近,挥舞着手里的武器呢 。
几千年后,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写诗赞颂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
同物既无类,化去不复悔 。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赞扬刑天虽然失败,仍然战斗不已的精神 。
诗中的“干”就是盾,“戚”就是斧的意思 。
刑天,象征着一种精神:永不妥协!【历史资料】在甲骨文和金文的记戴,刑天为一人形符号,为氏族部落的象征图腾 。
刑天原本是华夏族无名神祗,被断首后才被称作“形天” 。
在《山海经》的原本记戴,称作“形天”,而“刑天”之得名,相信为陶渊明所改,根据《太平御览》引用《陶靖节集读山海经诗》,“刑天”意为“形体夭残”,但可能传抄错误而有“刑天舞干戚”与“形夭无千岁”二说 。
千年以来,文人们皆争辩陶渊明用“刑天”或“形夭”,北宋时曾紘表示“形夭无千岁”才是正确,但南宋时的周必大则提出反驳,认为“形夭无千岁”用在诗词上逻辑不通,故“刑天舞干戚”才是正确 。
然而到了清代,陶澍则倾向曾紘之说,到了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鲁迅及郭沫若认为“形夭”及“形天”则达不到此意,故用“刑天” 。
【引申意义】到了后世,刑天成为勇猛将士的象征,各朝各代之中,更是被比喻作战斗之神 。
几千年后,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
关于陶渊明的简介和生平陶渊明生平简介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 。
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 。
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 。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 。
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 。
外祖父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 。
“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 。
”(颜延之《陶征士大讲述诔》)“自余为人,逢运之贫 。
箪瓢屡罄,希谷冬陈 。
”(《自祭文》)这是他少年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 。
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
《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
”吐露出建功立业的宏愿 。
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
陶渊明二十九岁明,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 。
先作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便辞官而归 。
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了六、七年 。
三十六岁时,作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归 。
四十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作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 。
四十一岁辞归 。
同年八月,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 。
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 。
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 。
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
儒家思想,使他早昕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
他的道家思想,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 。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风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 。
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 。
陶渊明却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革新精神 。
田园诗是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创举 。
著名有田园诗有《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获早稻》、《怀古田舍》等 。
由于他以全部身心热爱着大自然把自己的真切感受注入笔端,所以他笔下的农村田园风光和谐自然,别开生面,后代的评论家、诗人曾给以很高的称誉 。
陶渊明在田园诗中,还歌咏了劳动生活 。
这些诗感情朴素而真挚,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