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楼 楼结尾的诗词( 三 )


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 。
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 。
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
4、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唐代: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释义: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
5、登岳阳楼唐代: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释义: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
6、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代: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释义: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
展开
带有楼字的古诗读音:lóu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
——南唐 李煜 《虞美人》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宋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林升《题临安邸》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唐 崔颢 《登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唐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咸阳城东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唐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北宋 范仲淹 《苏幕遮》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原诗:《登鹳雀楼》唐代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远方的山和消失在海里的黄河尽头,表现了诗人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励志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

【诗词里的楼 楼结尾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