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租房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 )


“典”乃指引用典故或古诗名句,如李白《忆秦娥》词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就用了“灞陵折柳”典故 。
“喻”乃比喻手法,如柳永《迷神吟·一叶扁舟》词句“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
”该词句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作者所眺山、林之景 。
其中,以“画屏”喻所眺景色,以“黛眉浅” 喻“遥山”之青绿色因远而变苍淡 。
“寓”乃寓意于字句之中,如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词句“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一个“闹”字把蜜蜂...
诗词改字这篇诗话讲的是诗歌创作中的什么问题作诗基本规则:1、对仗(对偶):律诗中①‘起承转合’(首颔颈尾),承转(颔颈)两联对句(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反),多对不限(富对仗);②单颈(转)联对为蜂腰体;③首颈(起转)对为偷春格;④同类、习惯、借对、重点、流水、宽松、数字错位、隔句、句中自对;单首、颔、尾(起、合)联对不可称律;绝句不求对仗 。
2、对仗禁忌:①合掌(两联对仗,句式结构一样);②出句与对句意同 。
3、相对(上下句平仄相反):1-2句、3-4句 。
(否则失对)4、互粘(前后联平仄同):2-3句、4-5句 。
(否则失粘)5、五七变式:五言句前加两个平或两个仄,变成七言诗 。
6、五言规律:五言1、2、3句之第1、3字不论;第4句之1字不论 。
7、七言规律:七言1、3句之1、3、5字不论;第2句之1、5字不论;第4句之1、3字不论 。
8、禁出韵:除首句押韵外,单句为仄、偶句平押韵(韵脚,从106韵中选同韵部字) 。
9、避上尾:一诗中,单数句(仄声)的上、去、入韵之尾字都应该用上(单一犯上尾) 。
10、避重字:同一个字不可在一诗中2次以上使用(叠字词外) 。
11、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除韵脚外,只有一‘平’及句中第2字或第4字‘平’被两侧‘仄’夹持 。
12、三平调:如:仄仄平平平,每句最后3个字为平,犯三平连尾病 。
13、避三仄:如:平平仄仄仄,每句最后3个字为仄,尾部三连仄 。
14、互救:即句中不论的X字位,平仄互换,达到避免孤平、失对、失粘的效果 。
①句中3-4平仄换救变体 。
②出句与对句的1-1、3-3平仄互救(也可不救) 。
③句中1-3平仄互救 。
④孤平拗救 。
⑤出句与对句平仄广互救(全仄-全平,此还存有争议) 。
15、语法句式结构(五言2.1.2、2.2.1、2.3;七言2.2.1.2、2.2.2.1、2.2.3常用),每联结构相同、各结构式都运用上为最佳(对仗两联结构相异而得章) 。
16、佳品:合格律、无毛病;视觉艺术直观美、听觉艺术美、抑扬顿挫、脍炙人口、寓意深、深入浅出 。
17、古风:韵不受限,混重深沉,篇幅长、平仄都可用(平脚时,前句为仄;仄脚时,前句平尾,至少两联一换韵),避上尾及重韵 。
18、仄韵诗:将平韵诗每句平尾、仄尾与倒数第三个字之仄、平互换位形成 。
19、排律:首尾联不对仗,余全对仗 。
20、诗的演变格式:共4种结构句式,①五言基本格式(仄起首句不押:首句‘仄仄平平仄’,依照‘相对’规则,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依照‘相粘’规则,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依照‘相粘’规则,第四句‘仄仄仄平平’),形成完整五言绝句 。
②将以上五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五律’ 。
③ 将以上五绝前,视平仄而相对加2仄或2平,形成七言绝句 。
④将七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七律’ 。
或将五律句前对应性加2平或2仄,形成‘七律’ 。
⑤将五律或七律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10句以上,称为‘排律’ 。
⑥、以①中4句任何一句开头(首句),依据对粘原则推排,变换形成其他三式 。
故16篇格式不可死记,只记方法 。
21、变格:基 本 格 式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出句1、3与对句1、3互救)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孤平拗救,本句1、3互救)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本句3、4字变体互救)(出句1与对句1互救)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2、避重韵:不可在同一诗中使用同声母字(如:已用‘生’作韵脚,不可再用上‘声’作韵脚) 。
23、避免使用生僻字:影响普及传唱,上口性差 。
24、会选韵:根据所表达的内涵,选择不同韵脚字(分为欢快、昂亮、温馨、低沉、忧闷字韵) 。
25、通俗新颖: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感,反应现实社会,避免传统上的无病呻吟(无聊),寓意内涵深,倡导使用新词汇(避免陈旧、官体诗,当然个别传统守旧者不乐意此形式,诗是写给现代人看阅的,古人是看不到,要让现实社会大多人群看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