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水浒传诗词 水浒传诗词

自创水浒传诗词 水浒传诗词

求水浒英雄的自创古体诗,一定要自创的!!!要三个英雄,一个英雄...《水浒传》小说中,一百单八将人物出场时都有诗词描写其形象,这里摘录对“三阮”的描写:1. 立地太岁阮小二——眍兜脸两眉竖起,略绰口四面连拳 。
胸前一带盖胆黄毛,背上两枝横生板肋 。
臂膊有千百斤力气,眼睛射几万道寒光 。
休言村里一渔人,便是人间真太岁 。
2. 短命二郎阮小五——一双手浑如铁棒,两只眼有似铜铃 。
面上虽有些笑容,眉间却带着杀气 。
拳打来狮子心寒;脚踢处蚖蛇丧胆 。
何处觅行瘟使者,只此是短命二郎 。
3. 活阎罗阮小七——疙疸脸横生怪肉,玲珑眼突出双睛 。
腮边长短淡黄须,身上交加乌黑点 。
浑如生铁打成形,疑是顽铜铸就人 。
世上降生真五道,村中唤作活阎罗 。
水浒传中精彩的句子或段落 智多星吴用,山东郓城县人氏,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 。
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 。
使两条铜链 。
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 。
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 。
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 。
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 。
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 。
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 。
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 。
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
有一首《临江仙》赞吴用好处: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 。
六韬三略究来精 。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
水浒传》的前身是《江湖豪客传》 。
读刘伯温传记和诗文,我们经常可能看到刘伯温在宦海沉浮,在退进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 。
他的《秋兴》七首就格外显得沉郁:"一自中原万马奔,江淮今有几家存?龙 韬豹略痴儿戏,禾农 李夭桃猛士门 。
废垒秋风销战骨,荒郊夜雨泣冤魂 。
江湖愁绝无家客,伫立看天泪眼 昏 。
"该诗次联写朝纲之不振,尾联写一已之流浪,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追原祸始,不胜怨怒之情 。
此诗 出现了"江湖"二字 。
当朱元璋打败也陈友谅之后,挥师进击张士诚,为了师出有名,先传檄声讨张士诚的罪恶状:"惟此姑 苏张士诚,为民则私贩盐货,行劫于江湖 。
兵兴则首聚凶徒,负固于海岛 。
"刘伯温将张士诚比喻于江湖之 人 。
这就为施耐庵写《江湖豪客传》埋下伏笔 。
《水浒传》是以张士诚农民起义为背景的 。
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张士诚在高邮建立政 权,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衤右。
作为元朝的官吏,刘伯温此时是站在朝廷的立场上看待农民起 义的 。
特别是在他隐居了两年多,接受一项任命:江浙行省都事 。
于是他来到了杭州,协助行院判石抹宜 孙剿"贼",他在《次韵和石未公春雨见寄》中写道:"小人务苟且,君子惭素餐 。
高牙对多垒,肉食徒王 官 。
周纲虽云弛,一匡赖齐桓 。
莫惊沟浍盈,雨息当自干 。
" "周纲虽云弛,一匡赖齐桓"二句,是说齐桓 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
诗中的"周"是比喻元朝,"齐桓"则是比喻石抹宜孙 。
这一比喻是耐人寻味的 。
其实 刘伯温以齐桓公比石抹宜孙,其实是鼓励他自创基业 。
施耐庵的诗文中也常用"江湖"二字,如元曲《秋江 送别》中就有"遍历江湖"之句,他在为江阴许恕家的族谱作序时也说:"仆与令尊翁,先后浪荡江湖,而 掌教澄江,桃李遍植,……"当然,《江湖豪客传》因为太露太直,所以直到后来才有了一个隐晦曲折的书 名来:《水浒传》 。
"水浒"二字出自《诗经》:"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
"这是一首歌颂周王朝古公亶父自 分阝迁于岐山,奠定周王朝的基础 。
施耐庵是站在同情张士诚农民起义的立场上的 。
这里的周朝暗合张士 诚的"大周"国号 。
据宋代洪迈著《容斋随笔》"稷有天下"一节介绍,"是时,稷始封于邰,古公方邑于梁 山之下,文王才有岐周之地,未得云天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