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等人的诗词 等人归来的诗词( 五 )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梢头 。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
来归相怨怒,但做观罗敷 。
刘禹锡 和乐天春词 新状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片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于搔头 。
秦观.如梦令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
回答者:红色混混 - 秀才 三级 3-16 15:45 洞仙歌 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
水殿风来暗香满 。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
《洞仙歌》 鉴赏 这首词描述了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 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 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 深深惋惜和感叹 。
上片写花蕊夫人帘内欹枕 。
首二句写她的绰约风 姿:丽质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凉无汗 。
接下来,词人用水、风、香、月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 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润,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 的意境 。
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 “钗横鬓乱”,来反衬她 姿质的美好 。
上片所写,是从旁观者角度对女主人公 所作出的观察 。
下片直接描写人物自身,通过女主人公与爱侣夏 夜偕行的活动,展示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 。
“起 来携素手,”写女主人公已由室内独自倚枕,起而与 爱侣户外携手纳凉闲行 。
“庭户无声”,制造出一个夜 深人静的氛围,暗寓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
“时见 疏星渡河汉”,写二人静夜望星 。
以下四句写月下徘 徊的情意,为纳凉人的细语温存进行气氛上的渲染 。
以上,作者通过写环境之静谧和斗转星移之运动,表 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女主人公纳凉时的思想活 动作好铺垫 。
结尾三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传神地揭示 出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
古诗词中描写美人的诗句 。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
-- 青裙缟袂於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 。
觰沙鬓发丝穿柠,蓬沓障前走风雨 。
--苏轼1.>中的>描述庄姜之美的时候,不惜笔墨的写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短短二十八个字便勾勒出那个处处吟唱民歌的时代,一个自然清新、摄人心魄的窈窕美人 。
2.>中描写杨贵妃的美: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3.西汉李延年为吸引汉武帝的注意,做了一首描写妹妹美貌的诗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4.>中描写罗敷的美丽时这样写到: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
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
5.曹植的>中有: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 。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 。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 。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6.>里: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
襛纤得衷,修短合度 。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
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7.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红,着粉则太白 。
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 。
粉香处弱态伶仃. 8.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9.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
举措多娇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