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诗词书法 有关钱塘江的诗词( 二 )


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 。
俗眼但惊嗟 。
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 。
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 。
满江红*钱塘观潮 清·朱彝尊 罗刹江空,设险有海门双阙 。
日未午,樟亭一望,树多於发 。
乍见云涛银屋涌,俄顷地轴轰雷发 。
算阴阳呼吸本天然,分吴越 。
遗庙古,馀霜雪;残碑在,无年月 。
迓扬波重水,后先奇绝 。
齐向属镂锋下死,英魂毅魄难消歇 。
趁高秋、白马素车来,同弭节 。
蝶 恋 花*近代·王国维: 辛苦钱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东趋海 。
终古越山 洞里,可能消得英雄气? 说与江潮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 。
千载荒台麋鹿死,灵胥抱愤终何是! 虞 美 人*近代·王国维: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断 。
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白马素车夜潮来 。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 。
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书法! 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的形象盖过了其他的一切,或者说,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与他伟人形象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
他精书法,是中国当代的书法巨匠,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
毛泽东的书法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 。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家 。
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 。
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 。
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 。
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
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 。
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 。
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
研究毛泽东书法的李树庭先生最早在互联网上推出《书家毛泽东》,展开对毛泽东的书法实践.书法风格.书体演进.书法形式,以及他作为书法家的知识基础等进行了多侧面的透视和探讨,以翔实可靠的资料和较厚实的书法理论,自然流畅的文笔和朴实清新的观点,并附以不可多见的毛泽东手迹 ,为读者展现出毛泽东书法的形成.发展的纵向轨迹和横向风貌 。
本页制作也参考了李树庭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向李树庭先生表示诚挚谢意 。
附录:《毛泽东与书法艺术》转自新华网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
从年轻的时候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 。
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书院(东山高等小学堂),他常临摹王羲之《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字字写得很有功力,尤以草书为精妙 。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
”现在还保存着的一张毛泽东还书的便条,是他16岁时写的,用笔严谨,而又有开拓,可知那时他已有相当功底 。
他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后,作了一篇文章,叫《宋襄公论》 。
国文教师谭咏春阅卷时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
”这个年轻人确似有“仙骨”,文章固然可取,又用楷书写就,工整秀丽,故当时师生们誉他的文和字为同学中之“两绝” 。
现在还保留着的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写的一篇作文的手迹,题目叫《商鞅徙木立信论》,用的也是丝毫不苟的小楷,一气呵成,笔笔遒劲 。
1913年10-12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留下了一本笔记 。
前11页是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冠名《讲堂录》 。

【钱塘江诗词书法 有关钱塘江的诗词】

从这些墨迹看,这个时期,毛泽东深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既潇洒飘逸,神采飞扬,又古拙可爱,质朴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