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 诗词 大渡河纪念馆诗词( 二 )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 。
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
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词·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词·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
水殿风来暗香满 。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
金波淡,玉绳低转 。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
词·洞仙歌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
词·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 。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
渐困倚、孤眠清熟 。
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
又却是,风敲竹 。
石榴半吐红巾蹙 。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
又恐被、秋风惊绿 。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
共粉泪,两簌簌 。
词·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
隔篱娇语络丝娘 。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买麨软饥肠 。
问言豆叶几时黄 。
词·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
词·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
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 。
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
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
词·江城子 天涯流落思无穷 。
既相逢,却匆匆 。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
背归鸿,去吴中 。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
词·江城子之三 凤凰山下雨出晴 。
水风清,晚霞明 。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
忽闻江上弄哀筝 。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
词·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 。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
诗句;牵牛织女渡河桥;渡是什么意思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秋日 耿湋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秋日湖上 薛 莹 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 宫中题 文宗皇帝 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 汾上惊秋 苏 (廷+页) 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 秋月 程 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雨悠悠 七夕 杨 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几多 立秋 刘武子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叶月明中 七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 杜 牧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萧. 咏秋诗句 汉代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