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诗词笺注 pdf 郁达夫诗词笺注( 三 )


⑾郁达夫旧体诗的中和之美则表现在涉及到人和自然的问题时,即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
郁达夫也曾在《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中坦言:“欣赏自然,欣赏山水,就是与万物调和,人与宇宙合一的一种谐和作用,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就是诗的起源的另一个原因,喜欢调和本能的发展 。
”; ⑿况且“从小对大自然的迷恋,已经成为少年郁达夫的一种天性” ⒀这从郁达夫自传《我的梦,我的青春》中那个少年经常漫步在富春江边,攀登在颧山涯壁,吐纳着清新的口气,望着远处绿草和清江,就会不由得入了梦一样,忘记了自身的存在也可得到佐证 。
人和自然的和谐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自然的形象与人的某种特性、某种心情和谐融合,以至在作品中,作者笔下客观描绘景物、渗透了作者的感情特质,意象与情绪融汇为一,主体与客体融汇为一 。
⒁通俗说来就是内情和外景的水乳交融,构成一幅幅充满作者强烈主观感情的图画 。
由此熔铸意境时,往往通过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其中所写的景物不只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规范作用,显示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倾向,使诗人内在的,乃至抽象的感情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从而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和生动性 。
正如谢榛所说的:“景乃诗之媒,情乃诗...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赏析?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 。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 。
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 。
”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
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 。
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 。
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 。
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 。
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
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 。
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
《江南的冬景》也是处于郁达夫之笔,都用了大量的对比和比喻,运用的恰到好处,《江》巧妙的引用了大量的诗句,简短的语言却凸现了文章的意境 。
郁达夫的主要贡献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
1896年12月7日生 。
父郁士贤曾为塾师兼中医,后在富阳县衙当小职员 。
郁达夫3岁丧父,家道衰贫 。
7岁开始在家乡受启蒙教育,继到嘉兴、杭州等地求学 。
1913年即随长兄郁华赴日本学习,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
郁达夫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广泛涉猎了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从而促使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
1921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时创作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23年又完成第2本小说集《茑萝集》 。
两部小说的出版,震惊了国内文坛 。
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的编辑工作,并先后在安庆政法学校、北京大学任教 。
1925年又到武昌师范大学文科教课 。
1926年3月,同郭沫若赴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同年12月回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事务 。
这时郁达夫的思想比较激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