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吴刚 诗词 月亮吴刚砍树的故事( 二 )


几望及望,月色如昼,逢丽姬金、王两姓,从千人中独见而月不能为之奇 。
时善音者,皆集金陵,子夜闻之靡靡耳 。
至已未是日,则余居金陵已七见圆魄,靳一而将行,秦淮人之曰:"胡曩之不思,思而去之,是将又思 。
"乃发慨而止 。
上弦以来,犹吴咋也,几及两夕而忽若失之,则人或胜于吴,非人胜而情胜也 。
匝青溪夹岸竞传吴音,而阁中以真情胜者,则元女之珠献彩女之箫,随其孤调皆绿云之音,其为剧,如琵琶、明珠更为奇绝,余悔其闻之晚而娱耳浅也,应为废吴思,而胡以又之,令当吴游,片石尽肯,可中易仄,剑池一勺,若海印发光矣 。
因掷笔空中,俄而云开月出,恍置身于虎丘间,因为歌曰:“我之思兮云隐,月中生兮风中殒,忽如梦兮如醒,我又思兮瀛海,龙街光兮凤舒彩,忽以游兮以嬉,愿千秋兮无改 。
" 咏月辞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
过酒家饮酒,醉 。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
及觉已晓 。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
书此语桥柱...
找 李白诗中含“月”的诗一、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 。
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张果老、吴刚、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 。
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 。
李白咏月,不象别的诗人仅留下若干名篇名句,他还用多不胜计的篇句构织出一个特殊的世界 。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千姿百态: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
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 。
”(《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 满月如镜,新月如钩,这是说月的形状 。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
”(《月夜江行寄崔宗之》) 这是写月出的位置及其周围环境 。
李白写得最多的是山上月和山间月,视野开阔,月的动态使人顿生清新明媚的舒畅之感 。
另有水上月,望去又别是一种迷蒙幽冷的景象: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 。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
”(《初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
”(《雨后望月》) 有时月挂松梢,给人以窅缈古奥之感: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
”(《送杨山人归嵩山》) 有时月亮透过藤萝窥见,则又令人心清神爽: “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 。
”(《庐山谣》) “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 。
”(《忆秋浦桃花旧游》) 以上所举山、水、松、萝,是为说明月出的位置,其本身又是李白咏月诗中常见的景物,或幽冷隽永,或刻削古峭,无不具有一种非人间的童话般的幻想色彩 。
景物是真实的,极为寻常的,却又好象是在梦幻中看见的 。
有时还能看见些在月光下活动的小动物——猿和鹭,也使人产生同样感觉: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
”(《秋浦歌》其五)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 。
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 。
”(《送殷淑》其三) 白猿饮水、白鹭受惊起飞,都是从现实里捕捉到的真实动态 。
有趣的是,这些动态并未破坏,反而增强了月光世界的静谧和神奇 。
甚至是人的活动,也很难打破上述的意境 。
李白的月光世界里人物形象为数不多,均出自下层社会,如: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 。
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
”(《越女词》其四) “镜潮水如月,耶溪女如雪 。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同上其五) 前写月下等待幽会的男女,后写月夜从远处看见的一群湖上少女,均具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却又使人感到真中有幻、动中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