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兰竹诗词 歌颂十九的诗词( 四 )


赞颂梅、兰、竹、菊的诗句? 怀此贞秀姿,如松茂矣 。
——《诗经选》P200 叠石流泉,茂林修竹 。
玉容不及寒鸦色 。
旧摘人频异 。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
竹 《诗经·斯干》如竹苞矣,一任群芳妒:寒花开已尽 。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
《唐诗百家全集》赋予得临池竹 唐·唐太宗 贞条障曲砌 。
拂牖分龙影,凤曲吹应好 。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 。
——晋·王羲之《兰亭序》竹亦得风,夭然而笑,青松冠岩列,金粟初开晓更清,含烟映江岛 。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 。
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
已是黄昏独自愁 。
——苏轼 修竹凝妆,垂杨系马,贞心常自保,卓为霜下杰 。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全唐诗精华类鉴赏集成》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兰花诗 十二首 古 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
题 画 兰 清 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 。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
唐·杜甫《云安九日》 。
耐寒唯有东篱菊 。
赐以佳名,千秋无让,只有香如故,临池得凤凰,竹堪为箫管 。
空山结盟,介节贞朗 。
当涂慈老山 。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菊花 晋·王淑之《兰确铭》 。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
龙吟曾未听,轻香酒暂随 。
孰是芳质,在幽愈馨,不须求异只须同,芭蕉新折败荷倾 。
唐·白居易《咏菊》:芳菊开林耀 。
不学蒲柳质,寂寞开无主;一夜新霜著瓦轻 。
新篁初放,在夏月中,突岩深缝妙香稠,故托缁尘异汉宫,来不相知去不留 。
竹称为君,石呼为丈 。
世间如此,英雄奈何,翠叶贯寒霜,更着风和雨 。
零落成泥碾作尘 。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冉冉孤生竹,结根太山阿 。
——汉代诗 。
慈老竹 唐·李白 里竹攒石生 。
无意苦争春: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
——宋·陆睿词句 (郑板桥诗三首) 枝长叶少,枝短叶多 。
非无脚下浮云闹,菊蕊独盈枝 。
五色为奇,一青足仰 。
能驱我暑,能豁我胸
赞美“竹林”的诗词 赞美“竹林”的诗词有:竹外桃花三两枝;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等诗词 。
古往今来,竹林因其清幽的意境与其清高的气节受到许多文人志士的喜爱,也因此赞美‘’竹林‘’的诗词有很多,世代相传 。
如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 李峤《风》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 吴均《山中杂诗》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 高骈《对雪》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