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词图片大全集 古诗词朗诵大全集( 二 )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描写春天的古诗咏柳[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诗词解释:①倚--仗恃,依靠 。
狂--猖狂 。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
②解把--解得,懂得 。
飞花--柳絮 。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全诗翻译: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
用它的飞絮想把日月蒙住,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
作者简介: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 。
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 。
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 。
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
嘉祐二年(1057)进士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
所写七言绝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 。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 。
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
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
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
“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
曾诗却把它当作那些不屑一顾的喽罗们得以逞强施威的主子后台,罪魁祸首 。
言在此而意在彼,借诗讲出一种道理,指出一种社会现象:奸佞专权、小人得志所造成的混乱而黑暗的局势是不会长久的,得志一时的小人尽管气焰嚣张,但终究逃不出历史的惩罚,他们必将得到应有的可耻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