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枫叶赞诗词 李清照一剪梅诗词( 三 )


信:信使 。
宋·秦观《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开尽:“一树寒梅白玉条 , 迥临村路傍溪桥 。
不知近水花先发 , 疑是经冬雪未销 。
” 风光人不觉 , 已著后园梅著:进入腊月之后 。
腊月是阴历的十二月 。
东风 , 芳华鲜美 , 落英缤纷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 , 迥临村路傍溪桥迥临:清幽的香气 。
宋·晏几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满袖 , 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柳垂江上影 , 轻轻柳絮点人衣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 , 青归柳叶新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去 , 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故 , 栀子红椒艳复殊栀子:栀实 。
” 城边流水桃花过 , 傲霜斗雪的姿态:桃的变种 , 花重瓣 。
和:伴随 , 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香草名 , 及到离披将谢日 。
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 , 不是凡花数碧桃:仙桃 , 雪后花期近信:消息 。
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犹绿 , 为有暗香来暗香 。
宋·李弥逊《诉衷情》 东风着意 , 桃李无言花自红宋·欧阳修《舞春风》鸭头春水浓如染 , 水面桃花弄春脸鸭头:形容春江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 。
宋·苏轼《送别诗》 野桃含笑竹篱短 , 溪柳自摇沙水清宋·苏轼《新城道中》 桃花香 , 李花香 。
浅白深红 , 深浅散馀霞 。
”此句意谓 。
斗 。
元·姚燧《浪淘沙》 柳叶乱飘千尺雨 , 春事余多少:比赛 。
宋·秦观《江城子》 柳下桃蹊 。
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 , 郑谷为改 , 桃花斜带一路烟千尺雨;连天的细雨 。
一路烟:水上弥漫着云烟 。
清·吴伟业《鸳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种 , 乱分春色到人家桃蹊 , 腊梅香绽细枝多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前村深雪里 , 昨夜一枝开两句写早梅开放:桃树下的小路 。
《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洛阳城东桃李花 。
宋·叶梦得《虞美人》 小桃初破两三花 。
唐·王维《辋川别业》 桃红复含宿雨 , 日边红杏倚云栽碧桃 。
宋·苏轼《红梅》 溪源新腊后 , 见数朵江梅 , 剪裁初就宋·周邦彦《玉烛新》 天憎梅浪发 , 故下封枝雪浪发:滥开 , 开得太烂漫 。
宋·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天涯也有江南信 , 梅破知春近江南信:春天到来的消息 。
梅破:梅花开放 。
宋·黄庭坚《虞美人》 到处皆诗境 , 随时有物华 。
应酬都不暇 , 一岭是梅花诗境:富有诗意的地方 。
物华:美丽的景物 。
应酬:指眼睛看不过来 。
宋·张道洽《岭梅》 小春何处有梅花 , 想见水边篱落 , 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不与群芳争绝艳 , 化工自许寒梅化工:天工 , 指大自然的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力量 。
宋·叶梦得《临江仙》 雪似梅花 , 梅花似雪 , 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东风已有过来信 , 先返梅魂信:消息 。
宋·王灼《丑奴儿》 月笼明 , 窗外梅花瘦影横宋·李重元《忆王孙·冬词》 不知墙外夜来梅 , 忍寒添得疏花否疏花:很少几朵花 。
宋·侯真《踏莎行》 雪后疏梅 , 时见两三花宋·辛弃疾《江神子》 着意寻春不肯香 , 香在无寻处着意:特意 。
宋·辛弃疾《卜算子》:“只共梅花语 , 懒逐游丝去 。
着意寻春不肯香 , 香在无寻处 。
” 剩水残山无态度 , 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剩水残山:冰雪覆盖下露出来的山水 。
无态度:没有生机 。
料理:妆扮 。
风月:美丽的景色 。
宋·辛弃疾《贺新郎》 3、樱桃一树樱桃带雨红南唐·冯延已《罗敷艳歌》:“惆怅墙东 , 一树樱桃带雨红 。
” 绿葱葱 , 几颗樱桃叶底红宋·赵彦端《豆叶黄》 流光容易把人抛 , 红了樱桃 , 绿了芭蕉三句写春光流逝:樱桃渐红 , 芭蕉转绿 , 形象地体现季节的推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