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川剧诗词 形容川剧( 三 )


还有一种抹脸变色,也经常运用于舞台 。
有个突出的例子:上个世纪30年代,“悦来茶园”演《白蛇传?断桥》,演得最好的是萧楷臣(继康子林之后任“三庆会”会长)扮的许仙、周慕莲扮的白娘子、谢国祥扮的青儿 。
川剧白蛇传故事,青儿原是男身,因被白娘子收服,才变易为婢女 。
她在狂怒时要现出原形,故《断桥》由男武生扮演 。
谢国祥在此剧中运用了“耍獠牙”与“变脸”特技 。
当青儿与负义的许仙狭路相逢时,他愤怒已极,顿时显出青面獠牙、张口吃人的鬼怪形象 。
谢国祥演出前便要为“抹脸”作准备 。
他用当时的纸烟盒内的锡箔纸,包了三团鸽蛋般大小的白、红、黑釉彩,开口的一方向上 。
演出时,青儿由下马门上场,站在脚箱上面,面对负心的许仙怒斥,左手虚晃,衣袖一抖,忽然用右手从额间往下一抹――“白彩”先已夹在“包额”之下,开口朝下方,脸便抹成白色,意即“脸都气白了” 。
接着,青儿与白娘子“对式口”,白娘子求她不要鲁莽行事,护住许仙 。
青儿伺机将左手夹着的“红彩”往脸上一抹,于是红色盖住了白色 。
青儿又追赶许仙下场去 。
谢国祥迅速在盆里洗手,楷干,又夹着“黑彩”追赶上场,在扑向许仙、抓拿之际,将脸抹黑;同时,口中獠牙伸出,左右翻动,表现其青面獠牙的狰狞 。
人们在突然遭遇出乎意外的、惊心动魄的变故的一刹那间,往往会“大惊失色”、“变脸变色” 。
艺术反映生活 。
川剧正是从实际生活中,加以提炼、夸张,从而独创了川剧特技之一的变脸 。
描写“川剧变脸”的词语有哪些?变幻莫测【拼音】: biàn huàn mò cè【解释】: 变幻:变化不可测度 。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
千变万化【拼音】: qiān biàn wàn huà【解释】: 形容变化极多 。
神乎其技 【拼音】: shén hū qí jì【解释】: 形容技艺或手法十分高明 。
变化多端 【拼音】: biàn huà duō duān【解释】:形容变化极多 。
也指变化很大 。
神工鬼斧【拼音】:shén gōng guǐ fǔ【解释】: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 。
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
...
赞美锦里的诗句转载锦里诗情古韵----北国苍狼入四川游,成都是离不开的中心 。
成都别称“锦城”,古城的锦里老街与绕城而去的锦江也许是其称之为锦城的渊源,而锦官城因蜀绣织绵出此地而得名锦里 。
岷江被都江堰分为外江、内江,内江又叫锦江是府河、南河的合称 。
这一个“锦”字给这座城增添了历史的厚度与诗一样的美感,而锦里、锦江、锦城的名称又都在唐诗里被反复吟颂 。
杜甫“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句中的玉垒就是指都江堰玉垒山,李白“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等等,都在为这座古老的城市作注解 。
成都是两千余年始终没有变更名字、也没有迁移过地址的文化古城,锦里自汉代设锦官城以来是成都重要的文化地标 。
“锦上添花,里藏乾坤”,茶楼品茗,锦里弥漫着淡淡清香,流淌着悠悠诗韵 。
曾几何时,锦里古街先后汇聚了一帮天下才子 。
自称“锦里主人”的杜甫和后来的陆游都把成都作为了第二故乡,与群星璀璨的唐宋诗人共同为锦里代言 。
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节,锦里迎来了初唐诗人卢照邻,他看到百姓来锦里欢聚一堂大开宴席,彩灯挂满楼台亭阁、与繁星辉映,街头美女花枝招展,共同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一首最早赞颂锦里的诗诞生了:“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
”接着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走来了,他是几经辗转才到了成都 。
在朋友帮助下,在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 。
一个热情的锦里邻居来作客,杜甫写下了这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南邻》:“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
”后来,唐人情歌王子李商隐慕锦里风雅之名而至,却作了首感时伤世的诗回了长安“管乐有才真不恭,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绵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
唐江山日暮时,锦里留下了唐诗人圈中最后一位名家韦庄的脚印,写下《怨王孙》“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