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字是相字的诗词 第六个字是云的诗词( 三 )


南朝宋谢晦的《悲人道》是六言诗歌发展史上惟一的长篇六言古风 。
傅玄《董逃行历九秋篇》,庾信《怨歌行》,王褒《高句丽》等,盖皆出于子建 。
至唐乃变为韦应物、刘长卿、王建诸人之《调笑令》与《谪仙怨》 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貌雪诗》是最早的六言三韵,其诗云: 既同眐梅英散,复似太谷花飞 。
密如公超所起,皎如渊客所挥 。
无羡昆岩列素,岂匹振鹭群归 。
北周的王褒亦有六言三韵: 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 。
倾杯覆碗*,*,,垂手奋袖婆娑 。
不惜黄金散尽,只畏白日蹉跎 。
(《高句丽》) 梁简文帝萧纲的《倡楼怨节诗》共八句,可视作六言律诗的雏形 。
到了北周庾信的《怨歌行》和《舞媚娘》,则初步具备了六言律诗的基本特征: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
(《怨歌行》) 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 。
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
只疑落花慢去,复道春风不还 。
少年惟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 。
(《舞媚娘》)王维有几首 。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 1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
2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
3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4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
5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
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7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
隔汉江寄子安 鱼玄机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
鸳鸯暖卧沙浦,砠矦闲飞桔林 。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繁荣时代 。
六言诗虽然不像五、七言诗那样普及和繁荣,但也绝不像有人说的那样极为罕见 。
南宋洪迈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收录六言绝句37首,明万历年间黄凤池刊刻的《六言唐诗画谱》收录六言绝句57首,清人严长明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收录六言绝句50首 。
即以收录唐人绝句最多的《六言唐诗画谱》而论,有些很有名的六言绝句就没有收进去(如皇甫冉有六言绝句三首,而《六言唐诗画谱》仅收二首),如果再加上六言律诗、三韵以及六言声诗,唐人六言诗显然远不止这个数字 。
有人据《全唐诗》作过统计,说唐代共有六言诗75首 。
⑨这个数字显然不太准确 。
唐代六言各体的成熟与定型,为六言诗歌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唐代以后,六言诗创作有渐趋兴盛之势 。
到了两宋以后,六言诗成为文人雅士抒情言志、描摹景物的常用诗体 。
清人严长明编纂的《千首宋人绝句》,收录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著名诗人的六言绝句98首,约占全书的1/10 。
明代著名作家,如明初“三杨”之中的杨基、杨士奇,明前期文坛泰斗李东阳,“前七子”中的何景明,公安“三袁”中的袁宏道,“竟陵派”的领军人物谭元春等,都有六言诗作传世 。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明代还出现了几种较有影响的六言诗选本,如李攀龙的《六言诗选》、杨慎的《古六言诗》、黄凤池的《六言唐诗画谱》等 。
这些选本的出现,扩大了六言诗的影响,促进了六言诗的发展 。
尤其是黄凤池的《六言唐诗画谱》,融诗、书、画于一体,使读者“阅诗以探文之神,摹字以索文之机,绘画以窥文之巧”⑩,对六言诗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清代著名诗人顾炎武、王夫之、朱...
寻6字优美诗句梦如云添牵挂,挂似水情万千 。
[仙吕.后庭花] 吕止庵 充回答: 一二月春风燕子溪山绿树红花遥看桃林深处依稀似有人家二天外星沉月落篱前风动花飞倾樽欲待来客久坐不掩柴扉三凭栏疑在天上布席宛如镜中明月照来花笑美人归去云封四一夜风吹帘动平明细雨纷纷才眠柳馆花榭又向青山白云五红楼夜夜歌声几个花间独行常忆山中日月当年月淡风清六长夜风轻露重佳人滴泪无痕担心明月窥见庭院深深闭门七沿堤柳润若酥映水楼台画图何处风光如此淡烟细雨西湖八烟云暮暮朝朝感慨从来未消事业都成千古江楼唯见波涛九临风独舞翩跹看我逍遥欲仙闲度春朝秋夜无花无酒犹眠待 雪常思塞雪纷飞,莞邑冰姿总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