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沉郁的诗词 沉郁的意思

最沉郁的诗词 沉郁的意思

诗词中的沉郁风格有什么特点? 梁代的文论家钟嵘在《诗品序》中曾经称赞梁武帝萧衍“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中说:“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 则不浮,郁则不薄 。
顾沉郁来易强求,不根柢于风骚,乌能沉郁?”由此,足 见沉郁的显要地位 。
陈廷焯说:“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 。
”它要“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
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 。
”可 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 。
所谓沉,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 所谓郁,是就情感的浓郁、忧愤而言 。
沉郁则极深厚 。
沉郁作为一种诗词格,首先表现为一种文字特质,它古拙苍重悲凉,而非姿质冶丽 。
只有了解诗词的精髓,方能沉着而写,其笔画的质性,便也如 刻如铸,间用躁笔,如抽茧丝 。
沉则不浮,郁则不薄 。
意在笔先,神于其外, 诗之高境 。
沉郁是一种心境,是绕着智慧内省的氤氲,是身陷困境的个人体验,其深深的孤寂感往往起因于对命运不可逆转的喟叹,真正的大作家即使在最快 乐的时候,心中也有一种潜在的忧郁、不安和期待 。
故顿挫的文境,原本出 自沉郁难舒的心境,是情感的千回百折,才造成节奏的急徐相间、音调的抑 扬宄坠、旋律的跌岩有致 。
沉郁的诗境给予鉴赏者的,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含蓄奇效,它往往蕴含着深沉而磅礴、激越而又抑郁的无可奈何之情调,因为寄托遥深,便恒久地停 栖一种宏于中而肆于外的感慨中了 。
诗词中的沉郁风格与诗词的深厚关联如何? 沉郁所要求的深厚,具有自己的特色 。
首先,沉郁所要求的深厚应是忠厚的、诚实的,而无半点虚伪和矫饰 。
正如《白雨斋词话》卷七中所言:“忠厚之至,亦沉郁之至”、“沉郁顿挫,忠 厚缠绵”、“即比兴中亦须含蓄不露,斯为沉郁,斯为忠厚” 。
其次,它扎根于生活的最底层,具有浓郁的泥土味 。
所谓“沉厚之根柢深也”,唯其根深,故必然含蓄 。
但含蓄不见得都沉郁,它深邃幽绝,妙不可 测 。
它常常山重水复,时时柳暗花明 。
它把充沛的情感隐藏在心灵深处,让 其九曲回肠,尽情旋转,而从不恣意宣泄、倾泻无余 。
第三,沉郁所要求的深厚和忧愤结下了不解之缘 。
它喜欢与悲慨、愤疾结伴,而不愿同诙谐、滑稽为邻 。
“沉郁苍凉,跳跃动荡”、“悲愤慷慨,郁结 于中” 。
沉郁因情绪色彩的深浅浓淡而不同,有的沉而悲,有的郁而怨,有的沉而雄,有的郁而愤 。
但沉而谐、郁而谑者,则未之闻 。
盖谐谑重外露而不尚 隐秀,且与忧愤相悖,故不能为沉郁也 。
沉郁和顿挫,是水乳交融地结合为 一体的 。
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
例如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梦绕神州路 。
张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
底事昆仑倾纸柱 。
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
凉生岸柳催残暑 。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 大白,听《金缕》 。
此词“慷慨悲凉”,抒发了作者“抑塞磊落之气”,构成了沉郁的风格 。
作者的感情是深沉郁积的,用顿挫转折的笔来表达,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中, 只能曲折地透露一些 。
投降派掌权,抗战的主张无法实现了,只能用梦到故 宫来透露 。
提出了为什么会砥柱倒塌,只能用天高难问来感叹 。
送别的可悲, 不是为了个人的情谊,为什么呢?只用“目尽青天怀今古”来透露,这些都 是构成沉郁风格的表达手法 。
诗词中的沉郁风格应怎样通过举例来说明? 又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荣枯咫尺异,惆张难再述 。
这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
前两句客观地描绘了贫富的对立,后两句主观地叙述了贫富的对立 。
从客观描绘转入主观叙述的时候,有个间歇转折, 其中蕴蓄着多少忧愤之情?这是杜甫对野有饿殍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抗议! 杜甫之沉郁,其体重,故沉沉下坠,潜人心海,感情激荡,回旋迂曲 。
杜甫 的诗,为浓郁之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