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耕归诗词

农人耕归诗词

有关农民,耕作,土地的诗词李绅悯农诗1 悯农 (唐)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
[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
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
告诉人们应该节约事物,不浪费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
唐代诗人 。
[编辑本段]李绅悯农诗2 悯农 唐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1.悯:怜悯 。
2.粟:(sù) 小米,谷子 。
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
3. 犹:还要 。
4:四海:到处,天下 。
[简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 。
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 。
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 。
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 。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 。
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
唐代诗人 。
古代诗词中归耕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文选》卷十五汉?张 平子《思玄赋》:“嘉曾氏之归耕兮,慕历阪之嵚 。
”据唐?李善注》“《琴操》曰:归耕者,曾子之所作 也 。
曾子事孔子,十有余年,晨觉,眷 然念二亲年衷,养子不备,于是援琴鼓之曰:献欷归耕来兮,安所耕,历 山盘兮 。
”归耕,琴曲名,曾子所作 。
表达了曾子眷念双亲,思归家园之 情 。
后多以归耕用作辞官还乡之典 。
清?朱柔刚《寄远曲》:“久客非常 策,归耕有薄田 。

有关农民,耕作,土地的诗词 《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陶者》—— 梅尧臣(宋诗)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
《悯农》——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
《悯农》——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白居易的《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田园风光的古诗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野老歌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
春中田园 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