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南京的诗词 歌颂十九的诗词( 四 )


朱雀桥边野草花,酒旗斜矗 。
彩舟云淡 。
”刘禹锡写《金陵五题》、《采莲曲》等,是诗史上难得的佳制 。
“诗仙”李白一生中曾多次来金陵游历或暂住,遍访名胜古迹 。
他最难忘怀的是作为瓦官寺三绝之一的顾恺之大型壁画“维摩诘居士像”,自己曾上书朝廷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诗中凄迷的景色与淡淡的哀愁,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
李商隐的诗涉及南京的有《咏史》,插秧收麦喜村村 。
最...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词有什么特点第一层(第1、2句)写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 。
这两句是倒装,是”百万雄师过大江”才促成了“钟山风雨起苍故”,它们是全诗的总起,形象地描绘了人民解放军强波长江攻占南京的雄伟场面,既写出我军渡江进军的神速,又写出渡江进军的勇猛气势 。
正当敌人还梦想卷土重来的时候,我军已浩浩荡荡渡过了长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敌人巢穴 。
在我大军压境的隆隆炮火声中,南京反动政府犹如黄叶惊飞鸟兽走散 。
此诗的开头异峰突起气魄不凡,有如泰山压顶,雷霆万钧 。
语言简洁有力、形象鲜明 。
“苍黄”两宇生动地表现了革命的暴风雨迅猛异常,“雄师”两字生动地刻画出强大的解放军威武雄壮锐不可当的英姿 。
“过大江”三字生动地描述了解放军强渡长江那种排山倒海的英雄气概和浩浩荡荡的生动场面 。
第二层(第3、4句)讴歌南京的解放 。
这里的“今胜昔”三字,凝结着爱与恨的深邃感情,想着过去百孔千疮的“帝王州”,人们对反动统治极端的仇恨;南京,这座龙盘虎踞的历史名城,在军事上自古就是那么形势险要,今天已经掌握在人民解放军的手里,更加显得雄伟壮丽;在政治上,过去这里是反动统治者统治根深蒂固的地方,今天它成为人民的英雄城市,换了人间,出现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真正显示出其雄姿秀色,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雄伟,英姿勃发 。
南京的解放,宣告蒋家王朝的覆灭,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枢的摧毁,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终了被推翻 。
这的确是一次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
渴望胜利的全国军民都在为这旋转乾坤的巨大变化和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而慷慨激昂、鼓舞振奋 。
“天翮地覆”这成语既写出变化的巨大,又显出事件意义的伟大 。
“慨而慷”一方面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壮志和英勇,一方面表达举旧欢鸭闻风而起的豪情 。
这些语言刚健有力,豪情奔放 。
上面四句是历史纪实,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 。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第三层(第5、6句)指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
这两句是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伟大战略思想的集中表现,址个诗的核心,是全诗的灵魂 。
诗篇借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战略思想 。
南京解放后,是“追穷寇”还是“穷寇勿追”呢?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这是两条路线的斗争 。
在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前夕,国内外都有入主张划江为界,南北分冶,以免惹起帝国主义的干涉 。
他们的主张无异是使革命半途而废 。
毛泽东当时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严肃地指出:“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千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 。
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
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相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 。
”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主张的坚持革命的正确路线战胜了错误路线,使革命沿着正确的航道胜利前进,不仅渡江解放了南京,而且乘胜前进解放了全中国 。
“宜”字用得特别好,不但指出应该“追穷寇”,而且指出在适当的情况下应当追穷寇 。
否则就会重蹈楚霸王的覆辙 。
这里使用典故是要我们注意接受历史教训,并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出现的错误倾向,这样就把历史典故和现实情况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既达到“占为今用”的目的,又使议论达到形象化的艺术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