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的诗词 迢迢牵牛星皎皎的意思( 二 )


”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 。
“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或者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 。
《文选》六臣注:“盈盈 端丽貌 。
”是确切的 。
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 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 。
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 。
《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 。
亦见于《古诗十九首》 。
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 。
’盈与赢同,古字通 。
”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 。
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
”也是形容人的仪态 。
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 。
“脉脉”,李善注 “《尔雅》曰‘脉,相视也’ 。
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 。
”“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
诗句:迢迢牵牛星,后一句是什么【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解释】 迢(tiáo)迢:遥远的样子 皎皎:灿烂明亮 河汉女:指织女星 擢(zhuó):举 札(zhá)札: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zhù):织机上的工具 章:这里指布匹 脉(mò)脉:默默的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谊 纤(xiān)纤:形容小巧或细长而柔美 泣涕:哭泣,落泪 【译文】 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 。
举起柔美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
织女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哭得泪如雨下 。
天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含情脉脉而不能相互说话 。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27972.html?wtp=tt...
诗句:迢迢牵牛星,后一句是什么古诗十九首 汉·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 。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 。
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 。
织女星又 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 。
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 。
《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 。
《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 。
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 。
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 。
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
"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 。
《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 。
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 。
开关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 。
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 。
牵牛何尝不皎皎,织女又何尝不迢迢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 。
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 。
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 。
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 。
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 。
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 。
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 。
"河汉女"就活脱多了 。
"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 。
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 。
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