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情无人识的诗词有哪些 茶文化知识的诗词( 四 )


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 。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
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 。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 。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
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
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 。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 。
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 。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 。
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 。
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
长篇诗词大全这是我为你搜集的有关红楼梦的诗词,我很喜欢 。
希望也能令您满意 。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敌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 。
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 。
红楼 无梦,只余梦影残痕.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
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