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可欣的诗词 路柏然和顾可欣的故事
静燥虽至,当其可欣,不知老至 西施 作者:【罗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家国兴亡自有时 , 吴人何苦怨西施 。
西施若解倾吴国 , 越国亡来又是谁?【注释】: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 , 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 。
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 , 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 , 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 , 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
“家国兴亡自有时 , 吴人何苦怨西施 。
”一上来 , 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 , 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 。
这里的“时” , 即时会 , 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 。
“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 , 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 , 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 。
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 , 其实是出于误解 。
“何苦” , 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 , 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 , 真是何必呢!当然 , 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 , 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
“西施若解倾吴国 , 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 , 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 , 那么 , 越王并不宠幸女色 , 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 , 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 , 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 , 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 。
僖宗广明年间(880—881) , 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 皇帝仓皇出逃四川 , 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 。
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 , 又见銮舆幸蜀归 。
泉下阿蛮应有语 , 这回休更怨杨妃 。
”“阿蛮”即“阿瞒”的通假 , 是唐玄宗的小名 。
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 , 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 。
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 , 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 。
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 , 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 , 讽刺是够辛辣的 。
联系《西施》作比照 , 一咏史 , 一感时 , 题材不同 , 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 。
这样看来 , 《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 西施咏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艳色天下重 , 西施宁久微 。
朝为越溪女 , 暮作吴宫妃 。
贱日岂殊众 , 贵来方悟稀 。
邀人傅脂粉 , 不自著罗衣 。
君宠益娇态 , 君怜无是非 。
当时浣纱伴 , 莫得同车归 。
持谢邻家子 , 效颦安可希 。
【简析】:以咏西施为题 , 比喻一个人纵然有才也还需要机遇 , 也反映出世态的炎凉 。
结尾两句 , 可以解作姿色是天生的 , 并没有用 , 有什么必要效颦?【注解】:1、持谢:奉告 。
2、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
【韵译】: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 , 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 , 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 , 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 , 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 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 , 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评析】:??这是一首借咏西施 , 以喻为人的诗 。
“朝为越溪女 , 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 沉 , 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 。
??诗开首四句 , 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 , 终不能久微 。
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 爱 , 就身价百倍 。
- 左宗棠 诗词 左宗棠的诗词
- 景色古诗词 写景的古诗词大全集
- 一建矿业通过率_一建价格最高的专业
- 陆游诗词选pdf 陆游的诗pdf
- 形容人心善变的古诗词 形容人心温暖的古诗词
- 描写自然风景的诗词 风景如画的唯美诗词
- 满腔热情无人识的诗词有哪些 茶文化知识的诗词
- 佚名诗词 桓 佚名 桓灵时童谣
- 长安道 诗词 长安道
- 有书画二字的诗词 形容书画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