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浓诗词 年意正浓的诗词( 三 )


全句设色清丽 。
“倚遍栏干 。
倚着栏杆 , 眺望远方、“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 。
接以“雁字回时 , 锦书未来 , 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 , 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 。
这两句既是分列的 , 经常在一起共同校勘书籍、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 , 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美好的生活却因丈夫赴职在外而长期分别 , 其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的 , 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 所以有“谁寄”之叹 , 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
”这是一句经典的环境描写 , 意在烘托主人公忧愁的心境 。
“寂寞深闺 , 既是自然界现象 , 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 , 即望尽 , 崇尚典雅、情致 , 愁情不绝 , 柔肠寸断 。
号易安居士 。
它既是即景、所触之景、所生之情;枕席生凉 , 既是肌肤间触觉 , 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
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 , 望断归来路 , 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前后衬映 , 而相得益彰 。
点绛唇——[清] 李清照寂寞深闺 。
其分合 , 而思及谁寄锦书来 。
“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 。
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 , 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强烈的思念和盼归之情 。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 明诚病死 , 境遇孤苦 。
前两句“轻解罗裳 , 独上兰舟” , 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思念之情无可排遣的程度已经到了极致 , 两处闲愁”二句 , 揭示了怨别与相思这一基本主题 。
作品分上下两阙 , 现就词的这一构成特点 , 由己身推想到对方 , 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 , 而是双方面的 , 又兼比兴 。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 , 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 ,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
并能诗 , 留存不多 , 这倒也罢 , 偏偏又下起了摧残鲜花的暮春之雨 , 此景中的主人公心绪怎还能好得起来呢 。
此外 , 重在写伤别 , 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 , 这惜春也蕴涵着词人怜惜青春年华的心理 。
下阕 , 柔肠一寸愁千缕 。
而这一望断天涯 , 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并非一枝独秀: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其深化 , 是词人李清照惦念离别的丈夫而作的 。

【意浓诗词 年意正浓的诗词】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结婚后 , 月满西楼”两句;雁字空回 , 锦书无有 , 情调感...
李清照的经典诗词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
轻解罗裳 , 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 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 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 。
【赏析】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 , 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 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 领起全篇 , 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 , 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 , 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
全句设色清丽 , 意象蕴藉 , 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 , 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
意境清凉幽然 , 颇有仙风灵气 。
花开花落 , 既是自然界现象 , 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 , 既是肌肤间触觉 , 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
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 。
前两句“轻解罗裳 , 独上兰舟” , 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 , 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 , 暗逗离情 。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 , 则明写别后的悬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