惋惜马的诗词 为英年早逝惋惜的诗词( 五 )


生存竞争的规律使一切生物把生存下去作为第一意识,而人却有时候会忘记,造成许多误会 。
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在巩乃斯草原度过的那些日子里,我与世界隔绝,生活单调;人与人互相警惕,唯恐失一言而遭灭顶之祸,心灵寂寞 。
只有一个乐趣,看马 。
好在巩乃斯草原马多,不像书可以被焚,画可以被禁,知识可以被践踏,马总不至于被驱逐出境吧?这样,我就从马的世界里找到了奔驰的诗韵,辽阔草原的油画,夕阳落照中兀立于荒原的群雕,大规模转场时铺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熊熊篝火边的通宵马经 。
毡房里悠长暗哑的长歌在烈马苍凉的嘶鸣中展开,醉酒的青年哈萨克在群犬的追逐中纵马狂奔,东倒西歪地俯身鞭打猛犬,使我蓦然感受到生活不朽的壮美和那时潜藏在我们心里的共同忧郁……哦,巩乃斯的马,给了我一个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时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给予了我!弄得我直到今天听到马蹄踏过大地的有力声响时,还会在屋子里坐卧不宁,总想出去看看,是一匹什么样儿的马走过去了 。
而且我还听不得马嘶,一听到那铜号般高亢,鹰啼般苍凉的声音,我就热血...
有没有那种形容很爱但是错过了很惋惜的古诗词 伯乐怜马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月付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
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纟宁衣以幂之 。
骥于是亻免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巩乃斯的马周 涛 没话找话就招人讨厌,话说得没意思就让人觉得无聊,还不如听吵架提神 。
吵架骂仗是需要激情的 。
我发现,写文章的时候就象一匹套在轭具和辕木中的马,想到那片水草茂盛的地方去,却不能摆脱道路、更摆脱不了车夫的驾驭,所以走来走去,永远在这条枯燥的路面上 。
我向往草地,但每次走到的,却总是马厩 。
我一直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认为那是由于生气不足和对美的感觉迟钝所造成的,而且这种缺陷很难弥补 。
有时候读传记,看到有些了不起的人物以牛或骆驼自喻,就有点替他们惋惜,他们一定是没见过真正的马 。
在我眼里,牛总是有点落后的象征的意思,一副安贫知命的样子,这大概是由于过分提倡“老黄牛”精神引起的生理反感 。
骆驼却是沙漠的怪胎,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把自己改造得那么丑陋畸形 。
至于毛驴,顶多是个黑色幽默派的小丑,难当大用 。
它们的特性和模样,都清清楚楚地写着人类对动物的征服,生命对强者的屈服,所以我不喜欢 。
它们不是作为人类朋友的形象出现的,而是俘虏,是仆役 。
有时候,看到小孩子鞭打牛,高大的骆驼在妇人面前下跪,发情的毛驴被缚在车套里龇牙大鸣,我心里便产生一种悲哀和怜悯 。
那卧在盐车之下哀哀嘶鸣的骏马和诗人臧克家笔下的“老马”,不也是可悲的吗?但是不同 。
那可悲里含有一种不公,这一层含义在别的畜牲中是没有的 。
在南方,我也见到过矮小的马,样子有些滑稽,但那不是它的过错 。
既然桔树有自己的土壤,马当然有它的故乡了,自古好马生塞北,在伊犁,在巩乃斯大草原,马作为茫茫天地之间的一种尤物,便呈现了它的全部魅力 。
那是1970年,我在一个农场接受“再教育”,第一次触摸到了冷酷、丑恶、冰凉的生活实体,不正常的政治气候像潮闷险恶的黑云一样压在头顶上,使人压抑到不能忍受的地步 。
强度的体力劳动并不能打击我对生活的热爱,精神上的压抑却有可能摧毁我的信念 。
终于,有一天夜晚,我和一个外号叫“蓝毛”的长着古希腊人脸型的上士一起爬起来,偷偷摸进马棚,解下两匹喉咙里滚动着咴咴低鸣的骏马,在冬夜旷野的雪地上奔驰开了 。
天低云暗,雪地一片模糊,但是马不会跑进巩乃斯河里去 。
雪原右侧是巩乃斯河,形成了沿河的一道陡直的不规则的土壁;光背的马儿驮着我们在土壁顶上的雪原轻快地小跑,喷着鼻息,四蹄发出嚓嚓的有节奏的声音,最后大颠着狂奔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