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有感诗词 描写生病的诗词( 三 )


该诗尤其是前半句太脍炙人口了,经常被痴情者引用 。
而后半句则表明了作者的超然有一半是因为爱情的,显得用情尚不够深,拉低了该诗的深情指数,但依然凭其传诵不衰而进入五甲 。
第四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 。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宋;柳永《雨霖铃》 (经典指数:8分,深情指数:9分)得分:8.5分 风流不羁的柳七爷一生大半时间在烟花柳巷里倚红偎翠,有点像大观园里的贾宝玉 。
连沦落风尘的歌妓的心声都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
而在温柔乡浅斟低唱的柳七爷也自然是个多情种子,一曲《雨霖铃》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楼舞场,凄冷秀丽的填词的诉尽了人间离愁别恨,令人感受到难分难舍的款款深情 。
第三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金;元好问《摸鱼儿》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9分)得分:9分 这首词的广泛流传要多谢金庸先生笔下的李莫愁如同祥林嫂般整日里挂在嘴上反反复复地吟唱 。
这哀婉动人、流传千古的佳句对痴情者的感触极深,流露出对感情深深的惆怅和忧伤 。
生也好,死也罢!紧紧相依相恋,直到生死相随 。
如此经典和深情使该词荣登中国古代十大经典爱情诗词探花宝座 。
第二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李商隐《无题》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9.5分 李商隐的几首《无题》首首皆是经典,像“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从中实在是难以取舍 。
这首是我最喜欢的,只是在读书时代经常用来比喻教师 。
几首《无题》词句优美,寄情深微,意蕴幽隐,蕴涵在诗中的款款深情让人回味无穷 。
该诗之所以成为榜眼,其他几首也有推波助澜之功,这是对李商隐的诗描写爱情成功的肯定 。
第一位、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唐;白居易《长恨歌》 (经典指数:10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10分
苏轼一生的遭遇及当时著名的诗词 苏轼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非常喜欢读书 。
他天资聪明,记忆力特别强,每看完一篇文章,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
经过几年苦读,年轻的苏轼已是饱学之士,别人看不懂的书,他能看懂;别人不认识的字,他能认识;别人不理解的文章,他能评头论足发一通议论 。
这样一来,许多人对他佩服三分,有的甚至要拜他为师 。
苏轼名噪一时,洋洋自得 。
启蒙老师见了,很是担忧 。
特地送给他一张“学无止境”的条幅 。
可苏轼看后却不以为然,认为启蒙老师是嫉妒自己,就把条幅丢在书房角落里 。
一天,苏轼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 读遍天下书; 识尽人间字 。
苏轼以当代才子自居的对联贴出后,有的人见了点头称赞,有的却连连摇头,启蒙老师气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安 。
不知怎的,这事惊动了仙界 。
一天,观音大士装扮成一个老太婆,下凡间来找苏轼了 。
这天,苏轼正在家里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 。
他出来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便问道:“老人家有什么事?”观音指指门上的对联,问:“先生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 苏轼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 观音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我这里有一本书,请先生帮我识识看,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轼想:这有何难!他接过书,看也不看,就说:“你听着,我念给你听!”可他仔细一看,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那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 。
观音在一旁连声催道:“先生,你快念呀,快念呀!” 苏轼急得满头大汗,吞吞吐吐地说:“这……这……”这书上的字他从来没见过,怎么能念得出来呢?他只得问:“你这书是从哪里来的?” 观音笑笑说:“先生,别问是哪里来的啦!天下的书你不是都已读完了?快念啊!” 苏轼满脸通红,只好回答说:“我没有读过这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