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词 高中古诗文必背64篇( 十 )


1056年(嘉祐元年) , 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 , 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
翌年 , 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 , 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 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 , 为了避嫌 , 使他只得第二 。
1061年(嘉祐六年) ,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 , 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 , 入第三等 , 为“百年第一” ,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 , 丁忧扶丧归里 。
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 , 仍授本职 。
他入朝为官之时 , 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 , 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 此时神宗即位 , 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
苏轼的许多师友 , 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 , 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 , 被迫离京 。
朝野旧雨凋零 , 苏轼眼中所见 , 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 , 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 , 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 , 认为新法不能便民 , 便上书反对 。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 , 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 , 不容于朝廷 。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 , 调任杭州通判 。
从此 , 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 , 任满后 , 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 , 任知州县令 。
政绩显赫 , 深得民心 。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 , 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
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 , 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 。
1079年(元丰二年) , 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 , 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 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 , 被捕入狱 , 史称“乌台诗案” 。
陆游(1125-1210) ,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 一生勤学不息 , 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 , 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 。
他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 。
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 , 祖父陆佃 , 父亲陆宰 。
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年代 。
出生次年 , 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 , 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 , 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 , 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 , 尤其是爱国教育 , 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 。
他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 , 夫妻感情甚笃 , 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 , 硬逼他们夫妻离散 , 唐氏改嫁赵士程 , 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 。
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 , 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 , 偶见唐琬夫妇 , 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 , 此后屡次赋诗怀念 , 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 。
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 , 和了一首钗头凤 , 不久便去世了 。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 , 学剑 , 并钻研兵书 。
29岁赴临安省试 , 名列第一 。

【高中语文诗词 高中古诗文必背64篇】

次年参加礼部考试 , 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 , 又因不忘国耻“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