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诗词六首原文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

九下诗词六首原文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

九下诗词六首的主题及名句 25.诗词六首1、《关雎》:本诗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的苦与乐 。
2、《蒹葭》: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 。
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像、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爱悦之情 。
3、《黄鹤楼》:本诗抒发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凭吊古迹,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愁情 。
4、《钱塘湖春行》:这首诗通过湖水、云脚、新燕、乱花、浅草、柳阴,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 。
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和对西湖的热爱之情 。
5、《相见欢》: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写的,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
6、《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借“出猎”抒发了作者保卫边疆打击敌人的报国热情 。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主题词: 宋词体裁: 词年代: 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 。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 。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 。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 。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
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 。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 。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
有《稼轩长短句》 。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 。
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
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 。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
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
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
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
【原文】 西江月①·夜行黄沙②道中明月别枝③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④边,路转溪桥忽见⑤ 。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 。
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
③“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
”别枝:斜枝 。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
④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
⑤见:同“现” 。
“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枝”,古诗词选本都注为:别枝,旁枝,与“主干”相对而言;一说另一枝 。
我们认为:“别”字应作动词讲,是“上”的意思 。
该句展示的是如下意境:词人夜行在黄沙岭的山间小道上,此时月亮已升到半空,但由于月光被山岭所挡,词人所处的位置及鹊儿所在的枝头还是比较昏暗的 。
随着月亮的上升,月光越过山顶泻向词人,词人忽然觉得眼前亮了起来,抬头一看,一轮皎洁的明月已然挂上了枝头,树枝上的鹊儿也因突然受到月光的刺激而惊动不安起来 。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