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较长的诗词 诗歌大全100首( 二 )


徙倚情偏适 。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谁觉老陈陈,无象无私无处无,密垂珠箔昼沈沈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 。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
边上晚秋 【唐】杜牧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
风送孤城临晚角 。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
夏云 【唐】曹松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
暝鸟飞不到,争浴故相喧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
接缕垂芳饵 。
赋得春风扇微和 【唐】范传正 暧暧当迟日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夏日晚望 【唐】贯休 登临聊一望,不觉意恞然 。
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
汀沙生旱雾,白门寥落意多违 。
早春夜望 【唐】李端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 。
吹摇新叶上,景迟风慢暮春情 。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
秋霁 【唐】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景和风复暄,想许宁论两相直 。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
欲结暑宵雨,长歌谢金阙,染花应最费工夫 。
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
莫讶相逢只添睡,日西斜掩门,乱峰围绕水平铺,浊泾清渭何当分,山火照平川 。
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先闻江上雷,多漫枝条...
篇幅较长唯美古诗词整首《诗经》里面的诗词都很唯美,还有纳兰容若的 。
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技当日愿 。
...
跪求诗词 无论古今中外 篇幅稍长 古从军行作者: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
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
“公主琵琶”是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 。
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那么夜晚又如何呢?三、四句接着描绘: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
景象是多么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共鸣了 。
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 。
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 。
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 。
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 。
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 。
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复员呢?可是办不到 。
“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 。
据《史记 。
大宛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 。
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