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篇兰花的诗词 赞美兰花的诗词( 七 )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 , 家讯难得 , 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 。
颈联上句写战事长久 , 下句写音讯隔绝 。
虽是说自己 , 但准确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 , 道出了人之常情 , 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 。
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 , 少陵此语感人深 。
”“连三月” , 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乱起到《春望》写作时 , 正好过了两个三月 , 所以说是“连三月”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愁绪缠绕 , 搔头思考 , 白发越搔越短 , 头发脱落 , 既短又少 , 简直不能插簪 。
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 , 这一联写愁之深切 , 情境悲苦 。
“白头”因愁而生 , “搔” , 即抓挠 , 表示心绪烦乱 。
“更短” , 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 。
在国破家亡 , 离乱伤痛之外 , 又叹息衰老 , 更增添一层悲愁 。
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落句方思济世 , 而自伤其老 。
”“浑欲” , 简直要 。
“簪” , 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 , 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 。
评解 这是一首意蕴深沉的爱国忧民的名作 , 其意脉贯通而不平直 , 情景兼备而不游离 , 感情强烈而不浅露 , 内容丰富而不芜杂 , 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 全诗不过四十字 , 但读来耐人寻味 。
诗的前两联写春城败象 , 饱含感叹;后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 , 充溢离情 。
前两联以“望”字统摄 , 诗人俯瞻仰视 , 视线由近而远 , 又由远而近 , 视野从城到山河 , 再由满城到花鸟 。
感情则由隐而显 , 由弱而强 , 步步推进 。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 , 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 , 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 , 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
其中的颈联 , 因道出了当时和后人在同类境遇中的共同感受 , 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一剪梅 李清照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 , 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 , 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 , 明诚即负笈远游 。
易安殊不忍别 , 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
”最近 , 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 , 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 , 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 , 独上兰舟” 。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 , 于词意不尽相符 , 就是“轻解罗裳”两句 , 也难解释得通 。
“罗裳” , 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 , 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 , 没有必要改“衣”为“裳” 。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 , 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
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 , 下句写赵明诚 , 那么 , 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 , 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 , 夫妻感情甚好 , 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 , 十分美满 。
所以 , 两人一经离别 , 两地相思 , 这是不难理解的 。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 , 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
词的开头是:红藕香残玉簟秋 。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
“红藕” , 即红色荷花 。
“玉簟” , 是精美的竹席 。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 , 它不仅点明了时节 , 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 , 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 , 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