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名句解析 李白诗词名句( 三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请暂且放下一些琐事,让我们同天上谪仙人——李白,共醉一场绝美不似人间的酒宴 。
2.生平梗概: 李白(七0一~七六二),字太白,出生在碎叶(唐朝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今哈萨克境内),生于唐武后大足元年,卒于肃宗宝应元年,年六十二岁 。
大约五岁那年,李白随父迁居到蜀中的江油,年少;的李白博览群书,很快学会了写诗作文 。
那时,苏 为益州长史,对李白的才华相当讶异,他说:「是子天才奇特,稍益以学,可比相如」 。
大约二十五岁,李白开始漫游蜀中的名胜古迹,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春,李白告别四川,沿长江而下,漫游各地,他说自己年轻游扬州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又曾在今湖北安陆住过相当长的时间,所谓「酒隐安陆」,在此期间,他既和友人元丹丘,元演在中原到处游览饮宴,更「学剑来山东」,寓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等会徂徕山,酣饮纵酒,号竹溪六逸 。
可见其生活的一斑 。
李白的这段漫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他的许多诗都已充份显示他的艺术才华 。
天宝初年,他应召八京,贺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玄宗对他很重视,让他供奉翰林院,起草诏诰 。
后来李白被高力士所谗,玄宗赐金让其还山,浮游四方,与杜甫成为莫逆之交 。
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队伍,想协助他平乱,从来,肃宗忌之,杀李璘,李白因「从逆」被补,理当杀头,由于得到朝中大将郭子仪的营救,才免除死罪,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 。
遇赦而还,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一次漫游 。
这次漫游历时三年多,地点主要在今安徽省南部 。
相传他醉欲捞水中之月,因溺死 。
3.代表著作: 春夜宴桃李园序:本文选自李太白集,虽名为序,但与序跋不同,应属杂记类古文 。
李白的散文虽然不多,但往往独辟蹊径,颇具特色 。
春夜宴桃李园序写的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宴酒咏诗的寻常场景,但李白却下笔不凡,于诗情画意中别见一番豪迈之气 。
文章开篇,既不写春,也不点宴,而是宕开一笔:「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
」两句整饰工丽的骈文,抒写天地之博大,光阴之永恒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写如梦之人生,面对着永恒的时空,不禁感叹起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以「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两句,将人们从悠悠的玄思拉入桃李芳园纵情欢娱的场景,召「群季」,集「俊秀」,把酒揽月,赏花咏诗,高谈畅饮之际,更当如惠连、康乐一般述志写情,一泄胸中奇才壮采 。
全文明快欢畅之音转为泪扬奔放 。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诗人们任兴所趋,尽情地诉说自己生命的美丽、信心和渴望 。
充满了对自我豪迈的肯定 。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措写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
长相思: 『长相思』,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
题意取自古诗:「上言长相思,下言久...
李白杜甫诗词讲解李白 (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
(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希望被明主发现,在政治上大干一番事业,体现了坚定乐观的信念 。
(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烦愁苦闷,似水难断 。
前句的比喻新奇、自然,富有生气,为千古名句 。
(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渡荆门送别》由山地荆门来到旷野楚地,李白初见平原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
“随”字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写出了旷野的一望无际 。
杜甫(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个人困境推及他人,体现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
(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望岳》将群山和泰山对照,突出泰山的高大雄伟,抒发登山的决心和壮志,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 。